2018年8月17日

2018年8月:陳世憲與土地對話 令外國人著迷的意象書法(樂活人生)

一位曾經歷過十多年寒窗無人問的歲月,潛居台南白河鑽研「台灣新書法」的書法家,認為創作應從自己生長的土地出發,他寫的字讓不識漢字的外國人也看得出其中的意境。

撰文、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陳世憲、台灣教會公報社 哀玉梅





廢置豬寮研究台灣新書法
約莫二十多年前,許多人都耳聞有位書法家陳世憲,潛居在台南白河豬寮工作室,據說,那十多年間,他歷經月入僅數千元的儉樸歲月,仍醉心揮毫、徜徉於大自然中的悠然生活,只因他知悉自己生命所繫,遂能抵抗繁華世界的物質誘惑,於清寂的鄉野安生。當中不斷有人提醒他,當藝術家是很貧窮的,但他仍不服輸,預計給自己20 年的時間,至今已逾,他仍未後悔,也沒有改行。

陳世憲回憶,約莫有長達13 年的時間,他在豬寮研究「台灣新書法」,他常默默地回家吃母親煮的飯,吃完就靜靜地走開。忙著種田的母親見他衣服髒了,總默默地收洗摺好放回房間,那時他每月收入微薄,母親擔憂地問他:「這樣下去會怎樣?」

陳世憲回應母親:「我想要當一名真正的書法家。」

母親問:「有那麼重要嗎?」

他說:「這是我活在這世上最重要的事。」母親看著他不語,繼續回田裡工作。

有一次散步途中,靈感躍動,他穿著木屐急忙返回工作室創作;揹著鋤頭、戴著花布斗笠的母親大聲叫住他:「你在慌張什麼?」

他說:「靈感來了,急著創作!」

母親回應:「做人做事不要太慌張,你不要跟我談靈感,我沒讀書,不曉得靈感是什麼?但是,你要記得,我們家種的水果,不管是鳳梨、橘子、柳橙、荔枝等,都是採摘回家放兩三天才會好吃!所以,你最好不要急。」母親當頭棒喝的一席話,讓他從此創作不再急躁,因此書寫的線條與墨色,更能貼近人的生活感。

意象書法成為另一種外交方法
在演講場合,若有人問起陳世憲在白河沉潛的多年,日子怎麼過?他說,一天只做四件事,就是散步、讀書、書法創作、看電影,因此,他的創作有明顯的節奏感、富詩意、有豐沛的表情。後來研發出自己一套書法創作的理論基礎,希望學習寫書法這件事具有如詩般的意象性,看到的人不一定識字,但一看就有共鳴感,連不懂漢字的外國人,也能看出書法創作裡所要表達的意象。他就是以「意象書法」為名的國際知名台灣書法家陳世憲。

擅長書寫在地生活的精彩故事及文化,也精於描寫小人物內心的情境,陳世憲從生長的土地出發,透過文字、書法線條的構成與型態,凝塑出富有造型趣味和故事性的「意象書法」,並將書寫行為帶到與書寫內容相關的現場,發展出「地誌書法」。他的書法作品曾在巴黎、里昂、渥太華、布達佩斯、東京、福岡、九州、竹田、香港等地展覽,很多不識漢字的外國人都喜歡他的作品,因為從創作就可看出想要傳達的意象、故事與情感,讓書法成為了另一種藝術外交。

他出版過《非草草了事》、《荷年荷月》、《愛情書》、《日出日落》、《漢字學堂》、《竹田因緣》等書,而最近在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新書《字遊─陳世憲的書法世界旅行》,字遊世界意象明顯,線條帶著濃厚的感情。這本書是他多年來旅居世界各地的創作及展覽的遊歷集結而成。這些年,他總會在抵達一個地區時,先了解當地,再經由當地友人的分享及解說,透過深刻的體驗及感受,以線條、空間、墨色的重新擺置,與環境對話並實地創作出一件件的作品。

失去自我是創作最害怕的事
回憶起兒時,在偏鄉成長的他,沒能遇見好的書法老師,但微妙的是,當他開始拿毛筆在各式紙上寫字時,喜歡的感覺不斷在心裡漾開,於是他把手邊的作業簿全都拿來書寫,他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但從小比賽卻能獲獎。就讀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二年級時,他跟在書法老師身邊當助理,直至畢業。在大學期間,他發現自己常覺得全身不舒服,只有在寫書法時可以恢復正常,於是每當假日室友不在,他就獨自留在宿舍的大桌子書寫,讓自己得到療癒。

大多數的人在小學三年級開始,都會被迫寫書法,常不是發自內心學習,但陳世憲卻享受在其中,拿毛筆、沾墨水、寫字這件事情總讓他熱血沸騰,於是他常想,如果一輩子可以靠寫書法維生,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在沒有老師啟發,跟著學校教寫古帖,楷書寫完寫隸書,接著草書、行書……,這個過程他也走過。但當他開始有機會讀美學的書、學會類比後,他開始懷疑書法創作為什麼和其他創作的方法不同?

心想,我們捏土都是從日常生活的碗或容器開始,畫圖也是從生活裡的動植物開始描繪,作文創作更是有感於我們身邊的人事物景而提筆,學音樂則是從兒歌,不可能一開始就摹擬高級藝術品創作,但為什麼書法卻是反其道而行?

創作從生長的土地出發

陳世憲認為,在這個年代要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模仿一千多年前唐朝的老學究所寫的字,其筆法跟深度並不適合孩子的身心年齡,他很納悶,為何書法創作是這般?又尤其中國有五千年歷史,字帖非常多,而當學得很像、愈來愈熟練,卻愈來愈被制約;當你愈像古人,就離現在愈遠;愈像別人,「自己」就愈不見;而「自我不見」是創作最害怕的事。不論是寫書法或任何藝術創作者,都會經歷過這樣的時期,於是陳世憲一直思考及懷疑這件事。他深信,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土地書寫,愈了解土地,就愈懂得照顧,也就會愈來愈更適合居住,並發展出切合土地與人的生活方式。而書法的創作也可以符合人性及年紀,如十歲的創作品能切合其齡,而不是每個人寫起來都像古人。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母親的電話:「你放在白河家裡的書被白蟻蛀蝕了!」他回家看了看,並不覺得可惜,只是心想:「未來就不再看古帖了,從今以後,我是全新的陳世憲!」

「當離別人愈遠,你就愈靠近自己!」當他開始懂得這道理後,認為創作不該如此呆板,於是他開始學習更早的甲骨文,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我們這年代是否也能創作出形象鮮明的書法呢?所以他研究出「意象書法」。

後來,每當看到他寫書法中,出現綠色跟粉紅色,就會讓人聯想到蓮花及其姿態,在他生長的白河這片土地,有很多石灰,餵養了很多蓮花,蓮花跟白河這片土地有很多連結,於是他把這樣的想法放在書法裡,因此可以常見到印有「我是白河人」等字樣的文創商品,「白」字上面那一撇,是飛動的蓮花;「河」字上面的二點代表隔日凋落的蓮花;「人」字是個熱情的人,這三個字描述出白河的勞動美學。再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字的線條更像蓮花梗由下往上寫,甚至可以依線條形狀的不同,創作不同季節、初綻或快凋謝的蓮花,讓人直接看到書法創作上欲表達的情感,明白其中的意象。

讓故事成為創作的力量
他曾為電影及一些店家書寫文字,也曾創作一些文字,將其製成文創商品,如書包、檯燈、T 恤。很常見到文青們揹著書包上,寫著「我是台南人」,這也是他的意象之作,厚重線條代表台南深遠歷史,「台灣」輪廓呈現其為「府城」,而「人」的長筆則是期許邁向國際,黃橘色象徵鳳凰花開的燦爛。不僅結合圖畫,也賦予文創業新的開發契機。有次陪女兒上戲劇課,到了有百年歷史的客家老庄頭「和興夥房」,古意盎然的客家古厝,四合院中有個大埕,聽當地人說,每當兄弟或妯娌不合,就會在大埕的轉角放上椅子,後面會有個公親(長輩)協調、幫助他們和好,這個轉廊,代表凡事都在這邊有轉機。

陳世憲於是就地創作,將客家庭院的故事情節以字形、線條、濃淡一一呈現在「興」字裡,取了大筆沾濃墨、小筆沾淡墨,兩隻筆一起書寫,代表兄弟不合;峰迴路轉,字的線條表現出轉機,筆劃到字末的二點代表兩兄弟相看及和好之意。

近年來有許多單位如故宮博物館、公益團體、基金會等,常邀請陳世憲書法展演,偶爾帶女兒出席,他一邊書寫、女兒一邊拉小提琴,隨著音樂律動,揮毫書法成為另一種表演藝術。除了以此為業,也因其才能,有機會捐助作品與義賣,為社會做公益盡一份心力。近期出版的《字遊─陳世憲的書法世界旅行》一書,收錄他到各國演出及展覽時在當地的創作。接下來陳世憲同樣希望能走遍台灣各重要景點與文學據點,結合在地特色寫下人文精神,他認為在創作前先了解土地的故事,讓故事形成一種新的力量,有了故事的意象,自然知道如何書寫,當書法有情境時,就會有線條及表情。

他希望將深刻的故事提升為詩句,在書寫故事底下形成結構、節奏、線條。墨的色彩及濃淡都有情感,墨很乾可能代表饑渴、墨暈開來代表下大雨或熱情或眼淚、細瘦的線條可能代表纖細的老人、顏色的對比強烈代表老人和小孩一起、兩個字很近也許代表愛情、兩個字距離很遠代表情境上的疏離等等,在這些元素下創作出的作品,不僅跳脫框架,更希望書法創作成為無國界的美學新浪潮。

2018年6月5日

2018年6月:走過黑暗 擁抱光明 盲人教授蔡書憲 讓生命存在成為價值(人物專訪)

蔡書憲老師的生命原本一路順遂,卻在準備參加校長考試之際生病,導致不到40 歲的他成為中途視障,突如而至的苦難,他是如何走過的呢?

撰稿、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蔡書憲





生命存在 即是一種價值
某一天,在社群網站看到一場演講花絮有許多迴響,以關鍵字搜尋這場演講的主講人,是嘉義大學的盲人教授蔡書憲老師,聯繫之後,才發現不管是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皆為老師親自回應,這比一般人還熟練的資訊能力,令我相當訝異。在老師家採訪時,也分享經常使用的資訊工具及操作,並邀請我參加他至小學的演講。

演講一開始,蔡老師自我介紹:「我是一名中途視障朋友,是一位全盲身障人士。過去曾有16 年在高雄國小教育界服務,從2013 年起,我開始在嘉義大學教書,至今已經5年了,也開啟了我另一個美麗新世界……。」他表示非常開心分享自己這些年生命重建的點點滴滴,從彩色轉為黑白,在看不見的世界中,一切都得重新學習及適應,但他相信,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走過生命幽谷,他體會了面對生命困難與挫折時,雖是層層關卡,但事實上都是一個讓自己轉換、重新整理人生、發掘生命另一種可能的機會。他說:「走過人生的大轉折之後,我一直期許自己,將手中的那盞小小燭光再提高一些,讓更多人可以看見光明與希望。」

人生勝利組 一場病失去所有
蔡老師從小的夢想就是立志當國小校長,不僅求學過程中一帆風順,也如願考上師範學院,大學生活意氣風發,也對未來充滿自信與憧憬,畢業後投入熱愛的教育事業,16 年的小學服務生涯,有豐富的教學及行政經驗。他利用公假進修,也預期的完成博士學位,隨後即依人生計畫投入校長考試。

不料,堪稱人生勝利組的他,正當積極準備校長考試之時,卻一瞬間跌入生命谷底。那時他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感冒發燒,但平時有健身及運動習慣,自認身體狀況佳,於是想著撐過兩個月後的考試再說。不料未婚獨居的他,某天病倒在高雄自家的車庫。一向很留意他身體狀況、且常去探望他的母親,那天正好碰上便立即特地送醫。三天後,他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狀況,透過反覆檢查,至第六天經腰椎穿刺得知,因流感病毒感染、過勞,併發成腦膜炎,腦壓是正常值的兩倍高,壓迫到的腦部視神經引起視力模糊。

非常配合醫治的他,每天注射點滴超過15 小時以上,因躺在病床上太久導致無力行走,期間視力曾恢復八成,並能判讀色彩。但因腦壓控制情況不佳,一直無法出院,在那時,遠在嘉義的父親卻因車禍腦部重創,同一間,他和爸爸分處於高雄及嘉義,與生命拔河;在他還沒出院時,父親就去世了。出院回嘉義休養三個多月後,又出現腦壓控制的問題,而視力也開始消失,連主治醫師都遏止不住情況,問道「怎麼會這樣?」

當時在醫院的他,全身上下連手指頭的血管都打過針,最後裝上人工血管繼續施針,他回憶,當時心中的小願望就是要活下去。但有一天,他被告知治療失敗,且主治醫師從此不再到病房看他。幸好遇到另一位醫師協助,在避免被當人球的疑慮後,協助將他的所有資料轉至高雄榮總,且成立醫療團隊,安排各式檢查。當時他的頭頂被打了一個洞,裝入得跟著自己一輩子的引流管;經過很長的時間後,終於控制住腦壓,但醫生卻告知有失明之虞。

為了不影響媽媽情緒,他忍住了情緒,直到有一天,他從醫師口中得知:在進榮總前,他視力已經錯失黃金救援時間。當時他每時每刻都想著視力的問題,情緒幾乎瀕臨崩潰,稍稍恢復體力之後,在醫生建議下,他到過許多大醫院檢查,結果都與高雄榮總不謀而合。

接受失明 感謝擁有美好過去
因為醫生的一句話:「如果有對你視力恢復有幫助的方法,我絕不會坐視不管。」聽完這句話,原本抗拒領取身心障礙手冊的他,當場請媽媽幫忙辦理。當時的他被生病折騰得不成人型,也婉拒會客,但仍隔絕不了家人與朋友們愛的力量及氛圍,也因著自己不服輸的個性,他決心重新擁抱自己的生命舞台。那段期間,他時常憶起碩士班及博士班時,對他嚴格近乎苛求的指導教授,雖有種種磨練及要求,仍提點他需用智慧去化解眼前的問題,這成為他面對視力障礙的一大動力。

然而幫助他重新站立的還有信仰,有許多教友一直默默為他禱告,在他決定接受再也看不見的事實時,他先感謝天父讓自己擁有美好的過去,再接納自己,選擇放下。離開教職後的他,回到嘉義過著封閉的生活,除了看診外,幾乎足不出戶,當時的他每天面對大把的藥物及副作用,體力也變得很差。他想:「難道我要這樣過一輩子嗎?」

當時《聖經》一段話鼓舞了他:「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他開始回到教會參加聚會,再透過禱告把哀傷轉交給天父上帝;當時媽媽也鼓勵他:「世上只有不平的事,沒有不平的心,你輸了什麼,也不要輸了自己心情。」他感謝家人成了他的另一雙眼睛,也在媽媽的照顧下,開始恢復元氣。

尋回資訊能力 重啟社交大門
有一天他在信箱裡收到盲人機構的傳單,得知學習盲人電腦可能得等上一段時間,因此他不放棄的找到高雄愛盲基金會,因著自己從事教職,經常一天使用電腦超過12 小時,希望找回當時的資訊能力,於是在愛盲基金會的用心協助之下,他獲得資源,並且有一個非常棒的引導老師。

但他回憶起第一次去上課,地點是在老舊的大樓,他向管理員詢問可否搭電梯時,被訓了一頓:「別人可以走樓梯,你為什麼不能?」當時還沒有學習「定向行動」的他,只好用爬的上樓梯,雖然很難過,但他忍住悲傷告訴自己:「你沒有生氣及傷心的權利,更沒資格掉淚;天助自助者,自助而後得人助。」

他說,盲人所使用的電腦,和一般人使用的電腦是一模一樣的,但它是一部會講話的電腦,必須透過一隻很特別的導盲鼠及語音指揮,以一連串複雜的流程和步驟來完成明眼人使用電腦的小小動作。過程繁瑣又困難,也需要相當強的邏輯能力,很多盲人學習不久就放棄,但他總是不厭其煩的一次次練習,因為他心想:得把自己重新歸零,從頭學起。就這樣,一步步的學習,再次開啟他的新視窗,一點一滴重新找回以往的資訊能力;也因為學習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輔助課程,讓他重新打開網路社交大門,他笑說:「不是每道關著的門都會上鎖,試看看,也許它就推開了。」

同時,他也為了適應視障生活,開始學習「定向行動」、生活自理能力,他深信:「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那些我們打敗的事,都將使我們更加強大。雖然他常常一不留神,就碰到門或牆壁,也常不小心就被割傷,或撞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但他仍舊希望,今天的自己可以比昨天多進步一點點,慢慢累積而來,能量就會非常強大。「直到現在都很感謝那一段時間的自己,因為讓現在的我更堅強。」老師心有所感的說。

走出心靈牢籠 重返大學教鞭
走出幽谷的他,有天發現台灣目前有六個視障有聲圖書機構,可以幫忙把書本錄成有聲書;他引用溫塞特的銘言:「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會創造出生命奇蹟。」在博士班時曾在大學兼課的他說,當時也不知哪來的自信和勇氣,一再的告訴自己,只要給予公平的機會,相信主動出擊的他仍有再執教鞭的機會!

雖然完全沒有人脈及相關協助,但他仍信心滿滿地開始著手整理履歷及自傳,連同博士論文寄至嘉義大學,他說:「把信件寄出的那一刻,是充滿感謝與感恩,因為我知道我已經走出了心靈的牢籠」。過幾天,他收到教育學院丁院長及當時的陳系主任的回應,表示他的人生故事非常令人感動,也肯定他的學術表現。當時,他心裡萬分感謝,覺得上帝雖然為他關了一道門,卻又開啟了另一扇窗。

2013 年他回到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心想讓人們看見一位有自信、又可以侃侃而談的視障老師。因此, 每學期、每一週、每一堂課,每一分一秒,對他都是新的開始。他仍堅守對當時陳系主任的諾言,每堂都要備課達120%;因為看不見,備課時加倍辛苦,總是將課程參考用書轉成有聲書後,反覆聽得熟練,融會貫通後以邏輯系統整理出教學簡報,並構思每張簡報的細節,搭配穿插小故事增加教學豐富性和趣味性。至今教學5 年的他,仍在上課30 分鐘前到達教室,他說:「你認真,別人就跟著你認真。」且深信,如果社會願意給視障人士,一個充滿愛及公平的生存空間,他們的表現一定不差。

面對陽光 陰影就會在身後
雖然現在做任何事,都得比明眼人花更多心思和時間,但是蔡老師相信路再長,只要邁開雙腳穩定步伐,一步步也能走得完。或許是上帝的另類安排,讓他用不同視野去體會另一種新的人生,但也因此讓他更加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存在價值。回憶病痛時的他一直提醒自己:「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因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有希望。」

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因為有愛無礙,不但在心境上有了很大的轉變,更感受到別人的關懷,所以開始懂得感恩;因為可以再付出,所以有了喜樂。他也時常鼓勵別人:「有時上帝沒能給予所想要的,是因為我們值得更好的;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不管是悲傷
或快樂,每件發生的事情,都是生命的珍寶。因著他不放棄的精神,重新學習獲得新生,他也經常在演講上用自己的生命故事鼓舞人心,走過黑暗、擁抱光明。病危時希望自己活下去的夢想,促使他讓自己的生命,成為不斐的價值。

2018年5月1日

2018年05月:荒「糖」進行式 退役糖廠新藝術村(樂活人生)

當年因百年糖廠文化資產保存與新市鎮開發之間所產生的巨大矛盾,衝擊出一個大黑洞,而蔣耀賢的荒「糖」進行式,如何為兩者達成傳承與翻新間的平衡?再將充滿踏實感的生活美學融於市井日常中,著實不是個容易的課題!

撰文、攝影/陳佳楓  
圖片提供/商毓芳、蔣耀賢


百年糖廠 產業歷史珍貴見證
因大量外銷糖製品,台灣糖業曾在1950 至60 年代成為台灣最大的企業,直至1990 年代以前,台糖糖廠仍是周邊居民就業及經濟的重心,糖業曾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也在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的糖業史最早記載自清朝《番社采風圖》,直至荷蘭治理台灣的期間,甘蔗種植面積曾達稻田種植面積的1/3。在日治糖業巔峰時期,台灣共有43 座製糖所,1901 年高雄「橋仔頭製糖所」是第一座糖廠。但隨著需求降低及環境變遷,糖廠一間間關閉,人們對於糖廠的記憶也隨之消逝,甘蔗田背後那充滿生命力的大煙囪,漸成為記憶裡黃昏的模糊景象。扮演過台灣經濟主角的糖業沒落後,糖廠遂黯然退居幕後。

而曾經被稱為台灣糖業文化發祥地的「橋仔頭製糖所」,在當時無論選址或是周圍建築皆具指標意義,但在功成身退、光芒褪去後,它所遺留下的社宅事務所、聖觀音像、紅磚水塔、日式宿舍、防空洞、糖廠等,都是台灣產業歷史的珍貴見證,散步其中宛如時光倒流,百年新舊歷史交錯,別有意境。

在1994 年新市鎮計畫啟動後,橋頭地方人士合作成立文史工作室,希望藉由文化資產調查、文化活動推行探討橋頭地區的過去、現狀與未來,思考新市鎮計畫和即將到來的捷運對橋頭的衝擊,尋找彼此之間更合理且對等的存在。1999 年,接近百年歷史的高雄橋頭糖廠正式宣布停工,即便它深具歷史價值,也難逃新市鎮規劃,面臨拆毀的難題,在新市政開發的計畫中,差點變成新市政中心,幸而在文建會推行社區總體營造的趨勢下,地方人士、文史工作者也開始思考這種一波又一波的外來的開發力量,對於在地環境和文化上的影響。

活化古蹟 搶救藝術家大作戰
於此期間,出生高雄橋頭區的蔣耀賢,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系,再深造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回到橋頭正好遇到保存運動,決定投入。小時候常騎腳踏車在橋頭糖
廠區遊晃,這裡是他的生活天地,不料當年回到橋頭,糖廠正面臨關廠的狀態,就在百年糖廠文化資產的保存、與高雄新市鎮開發之間所產生的巨大矛盾下,衝擊出一個大黑洞,從此他就在那個大黑洞裡,進行著看似荒唐的藝術遊戲,並以自身體驗完成碩士論文《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文化藝術發展─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

身為保存運動一員的他說:「糖廠被順利保存下來之後,面對的不單是活化的問題,還有後續藝術介入。當時他們思考著:面對台糖國營體制、政治決策的邏輯,在這樣的邏輯下可以做些什麼?」於是新台灣壁畫隊、金甘蔗影展、白屋藝術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而來。他說:「某些層面上,這些是對抗的工具,但在另一個層面看來,是在釐清慣性思考對藝術及影展的看法。」

如果「策展」是一種運動方式,橋頭藝術村、蓋白屋、新台灣壁畫隊、金甘蔗影展,則是行動目標。2001 年開始,橋仔頭糖廠為了活化,開始做一個藝術村的夢,蔣耀賢形容當時糖廠有一股微微的興奮鼓動著,藝術村是天外飛來的新鮮事,但他們賦予藝術村的想像和理想,被放到執行面總是不堪回首。尤其,看著一群鮮活有趣的藝術家跑到糖廠來駐村,因為資源的匱乏,引起社區居民興起「搶救藝術家大作戰」,為藝術家籌得不少民生用品及工具。

金甘蔗影展 加入想像占領糖廠
因為藝術家駐村的緣故,某天大書法家陳世憲老師,帶著從台北返回高雄居住的柯淑卿導演到橋頭,於是柯導就待下來了。茶餘飯後,蔣耀賢問起柯淑卿的未來計畫,她說想拍電影,聊著聊著就在樹屋成立影展總部,現地拍攝、後製、頒獎,把整座糖廠變成影城。由於陽光迷人,白甘蔗總是被照耀成金甘蔗,因而得名,以百分之百「自由」及百分之百的「甜」為號召,加入各式想像元素占領這座糖廠。

2006 年金甘蔗影展誕生,直至2018 年已經是第13 屆,為達到與在地意識的連結,也曾到大林浦、美濃、林邊、小琉球舉辦,今年又回到橋頭以「雞蛋高」為影展主題,其主題發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2009 年於以色列領取「耶路撒冷文學獎」的演講詞:「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其中「高」也代表著高雄。

蔣耀賢提及,其實在台灣「微電影」的創作,最早也是從金甘蔗影展以7 日在地創作開始,後來許多主辦單位紛紛出現78 小時、36 小時為行銷的影展,但若論自由及本土性,金甘蔗影展可是比起很多影展更為重要及具意義。

新台灣壁畫隊 回到純粹藝術創作
2010 年新台灣壁畫隊成立,源自於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與畫家李俊陽的奇想,他們因著白屋而做了一項具體而奔放的計畫。當時商毓芳老師覺得藝術更需要至兩個地方,一個是當代的藝術殿堂威尼斯、另一個是最需要藝術的地方,以當年來說就是日本311 大地震災區。於是新台灣壁畫隊在無公部門支援的狀態下排除萬難,在各方援助下,去日本巡迴一整年。也成了台灣歷時最久、最大規模的藝術計畫,被稱之為一座現址創作的行動美術館。從2010 年成立,到2011 年台灣移地及返鄉創作計畫,2012 年前往日本地區311 東北災地、威尼斯當代藝術園區、台灣雙年展,2013 又至日本巡迴創作交流一年,2015 年關渡美術館展,2016 年台中歌劇院開幕視覺藝術計畫。

「如果要進入觀光體制或商業市場,都會有預算的問題,而藝術的重點在於能不能回到很純粹的創作。」蔣耀賢說,但新台灣壁畫隊跟金甘蔗影展卻可以執行,在這樣時空及條件下,只有他們能如此沒有包袱、但也沒有資源,只有一群有共識的人,追求一種純粹的動能,才交集成如今模樣,而存在是為了證明公部門的做法錯了。

蔣耀賢透露,雖然自己被稱為「文化恐怖份子」,但其實最恐怖的是商毓芳老師,這位被稱之為美麗又嫻熟的文化產業女主角,在伴侶蔣耀賢的口中是一個文武皆可、人漂亮、會煮飯、唱歌、彈琴的女性。「她才是激進份子,很多事都是她逼我做的。」蔣耀賢表示,其實許多想法來自於商毓芳老師,自己則是個打遊擊戰的角色。他口中的商老師,是現任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科技系的助理教授,也是高雄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當時因為商老師認為需要建立基地,於是結合新台灣壁畫隊,而蓋了「白屋」。

村是美術館 白屋是藝術行動基地
因為白屋,讓他們成功的把藝術帶進了橋頭糖廠,他們在糖廠策辦許多藝文活動,活化地方文化,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並開放讓更多藝術家進駐到橋頭,逐漸讓此地成為南台灣藝術重鎮。把整個社區當作美術館的概念,也是源自他們兩人,當藝術作品不再只是放在美術館裡,而是賦予農村的圍牆美麗圖像及豐沛的色彩、展現出動人的生命力。白屋是橋頭藝術行動最重要的基地,藝廊、藝術家住宿、綠色環境教育、婚禮等空間,也是新台灣壁畫隊最初源起之處。

白屋原址是1901 年創建的橋頭糖廠日式招待所,在2010 年秋天,來自台灣各角落的六十幾位藝術家在「新台灣壁畫隊」號召下,到橋頭創作。「蓋白屋」這些行動很簡單,也充滿樂趣,它沒有包袱,因為沒有任何官方的補助及政策干擾,也沒有任何商業的預設立場,不是他們排拒官方資源,而是更在意創作的本質及行動的初衷。在2012 年白屋藝術村正式成為環境教育場所,也是台灣唯一以「藝術與生態」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的場域。

面對橋頭藝術村如此活絡的情景,蔣耀賢表示,如果一窩蜂人來這裡,卻不是正確的人群,而只是很淺層的消費,那也沒什麼意義。他希望大家是為了百年老樹及重要資產,活絡此處與在地產生連結,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景,而不是一堆人潮湧入而破壞了生態。

經驗集結成書 傳達踏實生活的美學
2016 年與莊子及蘭權導演拍攝《橋仔頭的春秋大夢》記錄片,即以糖廠這片土地,讓漂流藝術家有了另類的駐足領域,以百年老木、老建築、以及被棄置的過往與垃圾作為創作的題材,記錄片榮獲高雄文藝獎。2017年蔣耀賢延續橋頭糖廠的保存精神,與商毓芳共同協助雲林縣古蹟涌翠閣營運,並催生「甘蔗共合國社會企業有限公司」。

2017 年底,蔣耀賢將這長達二十多年的回憶,從橋頭糖廠到白屋、雲林的涌翠閣,如何與夥伴們將老舊製糖廠、遺棄的宿舍改造成藝術村,創辦金甘蔗影展、發行「新台壁」(新台灣壁畫隊)向世界流通(受邀到世界各地進行藝術展演、交流等)的活化、再利用歷史建物的行動記錄與思考集結成書─《我的荒糖進行式:一個文化恐怖份子的深情自白》,書中一一細述各個案例所發揮的影響力。

他笑說,自己從小喜歡和老師作對,為了和老師辯證而練習書寫,後來發現自己有寫作天分而讀了中文系。他書寫蓋白屋的過程文字鮮明,充滿美感、律動與希望,是細細描繪在那些借的、搶的、墊的資源及財源下,完成的許多感動人心的事。也曾在災區的海邊,看到白屋落成,召告天地的場景,以及與神戶災區朋友建立的藝術陪伴經驗,這些種種回憶,一一在這本書重現。

這本書不是社區營造或辦理藝術村的教戰手冊,而是以革命家的口吻,抒情描寫心路歷程。另一方面也在傳達一種在土地上踏實生活的美學生活態度,並號召大家一起有效活化古蹟與歷史建物,實踐青年返鄉與文創產業的轉型任務,以行動學習如何當自己的主人,以創造力建立自己的家園。

2018年3月5日

第263期:高齡藝術──創齡工程即將襲捲全球


撰稿、圖片提供/陳佳楓

藝術為高齡社會的重要角色
高齡化社會意指老年人口超過幼年人口,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者,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者稱為高齡社會;達到20%者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台灣在1993年已成為高齡化社會,目前達到高齡社會,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目前已是全球趨勢,高齡者們目前正面臨因老化而衍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挑戰。面對未來的超高齡社會,世界各地在各種層面上紛紛作好因應準備,台灣準備好了嗎?因著生理變化所做的軟硬體設備,老年心理也是極受關注的一個層面,近年來發現許多研究指出,藝術在高齡化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寇恩(Gene D. Cohen,1944至2009)認為,創造性的管道有助於適應或昇華因高齡帶來的失落。他提出高齡者若能透過動靜平衡的社交活動、社會參與以及藝術等活動的刺激,依舊能夠達到全腦開發。藝術提供高齡者表達自我的管道,透過創作能抒發情緒和壓力,並活化大腦神經,讓個人經驗與藝術進行有意義的連結,可以增進社交互動,可支持老化及維持生理功能。因而,各學者紛紛探究藝術及創意對於高齡者的療癒功能,提出讓長輩們能夠提昇生活品質及心靈成長的藝術創作方式及具體運用。

鼓勵藝術者關注高齡問題
藝術將在高齡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面對高齡趨勢,英國文化協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在日前共同於台灣北部及南部舉辦二場高齡藝術的座談會。座談會由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英協台灣辦公室處長蘇小真共同主持,與來自英國博物館、基金會和藝術節的5位總監,以「Arts to Everyone」為總體目標,投入共融藝術的探究,探討如何結合藝術與創意,提供未來年老的人們,能在身、心靈上擁有友善且平等的藝文經驗。

講座中,倫敦The Baring Foundation基金會總監David Cutler指出「創齡是基本人權」對社會及個人身心都有好處,他表示,近年歐美、澳洲和日本等國家逐漸發現創齡的重要性,而藝術是對抗老化甚至失智的最佳解方。

英國藝術理事會(Arts Council England)觀眾與藝術參與事務總監Phillip Cave則鼓勵年長者,可以是參與者或創作者,而不只是藝術的觀賞者,他指出英格蘭的創齡推動是從55歲就開始。

而蘇格蘭Luminate創意高齡藝術節總監Anne Gallacher則分享,蘇格蘭除了每年舉辦的藝術節,也在國內各地共舉辦3百多場活動,他們至國內日托中心、療養院和居家,進行跨世代計畫,挑戰外界對老化的刻板印象,也推動長者與電影導演、年輕塗鴉客一起創作、塗鴉等活動。

講座中,林曼麗董事長表示,台灣將於2025年變成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名長者,不但會衍生健康問題、經濟問題,同時將也是重大的社會議題。時代結構的改變,藝文領域怎麼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是值得思考的一環。因而社會關懷將來也將會是國家藝術基金會關注的方向,他們將在未來啟動共融藝術專案,鼓勵藝術和跨領域工作者關注創意高齡等議題。

藝術助高齡者自我統整
2017年英協發表的《台灣身心障礙者與長者藝術文化參與現況研究》中指出,在過去5年,台灣的博物館與設計界開始發展創意高齡的藝術活動與計畫,已延伸至舞蹈、劇場界。報告中顯示,參加藝文活動可降低獨身長者的孤獨感受,更能拉近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藝術創作提供長者自我表達的管道,能藉由創作面對年長經驗,而非壓抑以對,同時能獲得抒發情緒和壓力的機會。

英國過去有不少透過舞蹈藝術觸及健康議題的研究,研究中表示,舞蹈藝術可減緩帕金森氏症、預防跌倒等,讓長者參與舞蹈受到重視。其中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國際當代舞界領袖知名劇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也是高齡藝術領域的先驅,他們與長者合作的舞蹈創發有30多年,擁有一個60歲以上舞者的舞團,他們也開闢嘻哈或雜耍等工作坊、館外推廣計畫等讓高齡者參與。2012年比利時當代舞團來台灣演出,其舞者也都是中高齡。

這幾年台灣藝術界與官方博物館也紛紛重視高齡參與的項目,如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用老歌喚起失智症長者的過往記憶、兩廳院樂齡的表演藝術推廣經驗。國家兩廳院副總李惠美曾針對熟齡藝術議題表示,音樂能讓人感受和諧,而舞蹈和戲劇讓身體動起來,有明顯的好處。某些研究結果發現,人文藝術類課程是高齡者偏好的學習內容之一,高齡者藉由人文藝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達到自我實現的理想,進而邁向自我統整。


老年劇團演譯城市新生命
近年來,在台灣也有不少熟年團體的產生,如當年吳念真導演拍攝的有名的廣告「電腦也會選花生」中的李秀阿嬤,生前參與台灣第一銀髮天團──台南的「魅登峰劇團」。其劇團在1992年由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成立,當初即是因應銀髮族人口比率提升及活絡南台灣劇場風氣而成立。劇團以45歲至80歲團員為主,他們在肩負社會使命的狀態下而生,經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從基金會中獨立出來,在最貧乏的資源中營造「全國第一老人劇團」,至今仍每年演出多場。

「魅登峰劇團」最初以「戲劇治療」及「心理劇作」為主,作為表演訓練元素,當年聘請劇場知名導演指導,以引導演員「說故事」的方式,讓劇團功能達到集體治療的作用,透過表演方式來呈現彼此的生命經驗,讓這些銀髮族展露長才,近而獲得成就感。該團員以自我的生命回顧為表達方式,分享彼此的自我經驗,傳達理念,指引人們對生命週期的體認,更為劇團建立起獨特的生命曲線。

劇團每年創作新的劇本,由台南高齡長輩演出在地的故事,與早期生活歷史串連,透過戲劇表現方式,在濃郁的生命情感中,勾起老年人懷舊之情,他們將自己的踏實的親身經歷,透過戲劇,引領他人、也引領年輕人分享年長者的生命經驗。進入劇團的長輩們,在劇團裡不但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彼此互相關心、學習成長,透過社會連帶感,肯定自我生命價值。

因著銀髮族的豐富生命經驗,魅劇團曾獲得台南市傑出表演藝術團隊獎及許多巡演機會,當年「電腦也會選花生」得李秀阿嬤,在喪夫之後,就是靠著演戲走出傷痛,每當談起戲劇,她總是眉飛色舞,李秀阿嬤生前曾說:「我只是在演自己的生活。」在孤獨中感受生命流動,透過戲劇表達情感,因此獲得成就感,魅登峰劇團的熟年長輩們私下精彩又踏實的人生,由於劇本從在地出發,以台南的生活歷史為主要元素,透過戲劇表達豐富的生命情感,不但讓這群熟年演員一圓青春演藝夢,也勾起許多熟年閱聽者的懷舊之情。

高齡電影社團降低老年憂鬱
而在嘉義水上鄉公所,則在2013 年創立了「看電影,話人生」的電影社團,是個一般人認為不易推廣給熟年長輩的課程,又尤其課程不僅把看電影當娛樂,其目的在於透過看電影來引導學員探討議題。最初先從中心其他課程學員進行宣導,電影社團約有40 多名學員,平日出席率也有八成左右。

其社團帶領老師是原本在電力公司服務的劉文端,因對於社會教育有著高度的熱忱,提早辦理退休,也是頂著五十多歲的熟年身分,轉而攻讀博士學位。劉老師才將電影融入老年議題,投入了水上樂齡電影社的課程,透過電影、反觀人生,引領許多熟齡長輩們透過劇情學習正向看待未來。讓長輩們更加了解社會的脈絡,透過學員互動得已抒發情緒;在學習的過程中結交新朋友,聊天、談心也是降低憂鬱的好方法。

電影社課程中不但兼備懷舊治療、反應當前社會現象、啟發思考並不失娛樂。透過電影觀賞,協助高齡長輩認識電影與人生的關係,從劇情中反照生命,協助修正並轉換生活態度。不但培養電影觀賞、解析與分享能力,而且學會電影類型的選擇、分類與了解自己所愛。

藝術參與成就幸福樂齡者
在近幾年社區營造最成功的經驗「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源自於 2002年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帶領著一群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學生加入,藉由社區討論的過程,融入社區,徵得村民的認同,凝聚社區居民的共識,扮演起資源協助的角色,從居民的生活需求出發,慢慢建立機制,讓老農村注入藝術的新元素。

當初計畫的實施,從里長家的廢棄豬舍改建成藝術味十足的「土溝客廳」開始,陸續有老農們加入素人藝術家的行列,當時邀請農民藝術創作,老農民們都覺得不可能,但在慢慢引導下,大家終於願意嘗試。在長達十年的努力「整個農村就是一個美術館」的土溝農村美術館在2012年底開館,不但活化老農村、引領老農創造第二人生,也成了很多親子及年輕人旅行的地方。

在2017年底,駁二特區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也以創意樂齡為題,改造超過20個大型貨櫃,為銀髮族打造「銀閃閃樂園」,高雄市長陳菊在揭幕時也表示,高齡化是社會迫切的議題,希望透過活動表達對高齡族群的友善和關切。

相關單位紛紛讓高齡長輩們參與藝術課程,透過藝術活動的參與及觀賞,減少其臥床機會,如此便可減少社會醫療成本,進而可讓年輕人專心工作。有人說:「你怎麼看老人,決定老人怎麼看自己」這些長輩的活力展現因被更多人看見、肯定,進而找回自信,成為幸福樂齡者,也成為年輕人彷效的對象,因為藝術中,有很多深度的情感,只有透過深度生命歷練的人們,才能表達得出來。

為了不讓退休後的銀髮族成社會及年輕人的負擔,如何擴展長輩們的視野、增強自信,進而鼓勵他們開拓多彩多姿的第二人生,臺灣紛紛進行的藝術創齡活動,其活動如何具體且有效的推廣,創造具包容性且友善環境的高齡活動,將是值得各界及藝術領域深思的議題。


2018年3月1日

2018年03月:做工的人 林立青以寫作成祈禱(人物專訪)

作家林立青小時候家裡擺攤賣神像,因著教會姊妹叩門傳福音,讓他與妹妹有了上教會的機會,更因著神的祝福和計畫,開啟他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撰稿、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寶瓶文化、林立青、賴小路





透過禱告書寫《做工的人》
叛逆的林立青在教會被接納,14 歲那年受洗成為基督徒。長大後在工地當監工,透過禱告書寫記念他所見的人們,出版《做工的人》一書,意外成了台灣暢銷書,也讓耶穌的價值透過這些故事展開。《做工的人》描寫一個青年監工對於底層社會環境的批判與關懷,當初抱持「做工的人疼惜做工的人」的心情,記錄他在工地現場工作所見的實況,完整的揭露了基層勞工處境,書在還未上市前,就已經引起熱烈討論及轉載;書一上市,立即站上暢銷書排行榜。

這本書是他在工作之餘寫下的工地百態,寫實的故事打動很多人的心。在獲得高度評價之際,他坦言,原本預期賣個三千本就算完成這一件事,想不到的結果令他意外。《做工的人》這本書,後來被歸類為紀實文學、現實主義、批判主義文學等。但也有教會的弟兄姊妹說他文章裡有基督的精神,編輯也說他偷渡基督教思想,他坦言,其實是自然流露的情感,因為他是透過禱告寫下每字每句。

他回憶當時,自己是管理工地的監工,成天跟工人在一起,安排工作進度,監督他們完成,閒暇之餘他會上網寫寫文章。但有段時間因為媽媽手術,於是他決定不再加班,早點回家照顧母親,趁空檔他開始在網路上書寫一些工作所見的實況,他回憶,當時寫了第一篇文章〈八嘎囧〉,其實只是單純想反轉一般人對工人的刻板印象,並且也已經做好準備與網軍筆戰了,沒想到這篇文章反而引起很多人的轉載及支持。後來,他又寫了第二篇文章為檳榔西施及娼妓平反,一樣獲得許多迴響,於是寶瓶文化的社長朱亞君留言邀請寫書,幾經討論,他決定專心寫作。書一出版獲得極大的迴響,完全在他意料之外,但仍舊維持工地工作的他說:「這兩年突然多了很多邀約和活動,覺得有點開心,但有點累。」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他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林立青,《做工的人》

耶穌和底層的人們站在一起
知道林立青是基督徒的人不多,尤其看到他對社會運動的參與及寫作的論述,彷彿與傳統刻板印象裡的基督徒有所差別。他說,尤其自己是在一個相對保守的教會成長,信仰雖然有時會與他的工作處境產生衝突,但至於為什麼會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他覺得這和耶穌的精神其實沒有違和,因為耶穌也是個木匠、是個底層工人、更是個積極社會參與者,尤其祂一直與底層的人站在一起,想到這裡,他就會特別有歸屬感。林立青習慣以《聖經》的角度看待事情,有時未必能獲得教會和主流社會認可,但每當他看見和自己一起做工的人們的傷口,他就為別人禱告。禱告前他必須理解對方的處境,於是為他人代禱的習慣,漸漸的變成寬容的能量,他也因此更懂得去理解別人面臨的處境及壓力。

他笑說,以前工作之餘寫作,工地的人都跟他說:「別寫這些啦!寫工人的事沒人要看。」等到書印出來,遇到貨車司機就跟他說:「你怎麼沒有寫運將的辛勞?」連挖土機司機都說:「怪手你沒寫到啦!」這本書出版之後,他遇到了兩派工人,有一派的人告訴他:「其實工人沒有那麼慘啦!」但有另一派的人告訴他:「還有更慘的你沒寫出來!」於是他開始思考要怎麼拿捏尺度,因為寫得不到位,有人有意見;寫得太清楚,又覺得工人被消費。

他疼惜這些一起工作的人,因為他們有情有義,他笑說,有時工人會聚集在宮廟前喝酒,身為基督徒的他能理解,因為那是他們的文化。經常在酒酣耳熱之間,他們會互相傾吐心事,讓他覺得很不捨這群用生命去換取金錢、辛苦生活下去的人們。更多的時候覺得他們也很可愛,會幫單身的他求姻緣線,這讓身為基督徒的他有點哭笑不得,但又覺得很貼心。

因叛逆獲接納而成為基督徒
關於信仰與工作的衝突,林立青曾寫過一篇文章〈七月十五中元祭,工地普渡好兄弟〉,他提到,工地有幾個特殊日子需要特別處理,例如:開工、上梁、破土、普渡,只有普渡具有大家群聚的一致性。在普渡完,他也常常會分到上面寫著「林主任」的一袋食物,身為基督徒的他,在信仰告白後,將這些食物分派他人,或顧門警衛、逃逸外勞、臨時雜工,或者聽從神的指引,作為另類恩典。

他回想起,有一年他把普渡食物給一位街友,但這人聽到他是基督徒,立刻表示自己也是,於是兩人又再去找尋另一位女性拾荒者。兩個基督徒一起看著對方雙
掌合十回以鞠躬時,這位街友說了幾聲「感謝主」、「讚美主」,就瀟灑離去。「至今不知這樣的我,在普渡時該如何自證信仰?」他如此說著。

談到信仰,林立青難得提及從小的成長環境,他說起自己出身在一個擺攤賣神像的家庭,而且家裡經常有人聚賭。某日有教會姊妹叩門傳福音,讓他和妹妹意外有機會參與教會活動,他說:「小時候只覺得那裡包吃、包喝、包玩,對教會耶穌和底層的人們站在一起因叛逆獲接納而成為基督徒的正面印象,讓爸媽沒辦法阻止我們去。」

一直到他國中二年級那年,因為常參與教會活動,感覺很快樂,所以在很自然地於台北市召會受洗成為第一代基督徒,他覺得教會和外面的世界很不同,少了壓制力,多了包容,因為自己叛逆,在教會卻獲得接納,所以感到很自在。也因為教友看起來都很體面、友善,教會常提供吃食、帶他和妹妹去郊遊、參觀,連媽媽都說上帝把他們兄妹照顧得很好,他們因而影響了媽媽,在5、6 年前也成為基督徒。

跟隨耶穌精神彰顯信仰價值
林立青表示,自己特別喜歡〈四福音書〉,跟隨耶穌的精神,他是個實踐派的基督徒,所以常將信仰化為實際行動,每到教會服事,不僅帶著教會孩子外出活動,喜歡烹飪的他,偶爾也教孩子烹煮,孝敬父母。喜歡孩子的他曾引用麥可• 傑克森的話語來表達自己服事的心情:「服事孩童就是造就自己,我覺得帶孩子是一件非常接近主耶穌的事,孩子們天真愉快的笑容,向我展示了每個人內在的神性。這種單純的美,好直接從他們心中散發,只想向人展現出來。」

林立青說:「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這些孩子或許是祂對這世間仍有祝福的見證。」他想效仿耶穌的實踐精神,每一次的奉獻,都讓他覺得離耶穌又近了一點,這點讓他很快樂。

對於孩子、弱勢和底層人們都相當關心的他,回憶當時創作《做工的人》每一篇章幾乎都在情緒非常不穩定的狀況下書寫的,因為會想到那些人的傷口及委屈,當面對這樣的情緒,他就禱告。基本上寫作對他而言,就是一種禱告,他寫下來,交給神,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而且能安穩的睡著。

現在的他,多半時候頂著安全帽、腰間掛鐵鎚、十字起子、美工刀等一身工地模樣,穿梭在台灣職災受傷死亡最多人數的工地中,工作雖然很辛苦,卻也在結束一天工作洗漱清爽後的他,回到基督徒加上作家的書寫身分。

他曾說,身為一個監工的寫作者,對他而言寫作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他知道有痛苦、有感受、有想法或有意見,但他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做起。寫這本書可以改變什麼嗎?他說,根本不能改變社會什麼。

但希望看過這本書的人,在未來遇到故事中的主角們,可以同理或用尊敬的態度面對他們。身為基督徒的他,深信就是要去到最弱小的弟兄中間,去理解、聆聽,與哀哭的人同哭,用生命彰顯信仰價值。他也時常反省,自己取得更多名聲與能力後,是成就自己?還是成就了他人?名聲和才能應該怎麼運用在社會需要的人們身上?他說:「自己所有的眼界都在祂的安排之下,這是身為基督徒該自省的事。」

讓耶穌的價值觀透過故事展開
熱衷於參與社會的他,除了星期日固定上教會外,工作之餘經常出席各項社會運動,面對台灣社會的困境,他提到如《絕望者之歌》一書中,那一群誠懇、直率、熱愛家庭、篤信上帝的人們,因文化的差異、社會的排斥,剝奪了這群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從這本書裡的故事反思台灣現象,並表示:真實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看出自己不同的觀點,一個故事可以從家庭親子、教育、勞工不同面向來看。

但若以階級的角度來看:當勞工面臨這問題時,我們的社會有沒有辦法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網?而台灣的教育能否提供一個願意努力的人機會,翻轉他原本出生的環境?面對台灣階級固化的問題,林立青也請大家思考:台灣社會流動性是否愈來愈低?財富愈來愈向少數人手裡集中?而菁英階層的人們在制定政策時,是否真正理但不管如何,就如他曾經說過的:「《聖經》中,耶穌一直與底層弱勢站一起,祂教導我們要愛做工的人、愛我們的鄰舍。」又如他在《做工的人》撰寫過程的心境,在代禱下,以書寫的方式紀念這些做工的人們,讓耶穌的價值觀也透過這些故事一一展開,讓更多仍未聽及、未蒙其眷的人能收到這份美好的祝福。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從沉寂到興起 非營利組織再造與新生
宣教是耶穌基督給予所有人的大使命,如何帶著使命召聚眾人委身,一同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如何讓曾經沉寂的事工單位再次活絡起來,並跨機構廣泛連結更多有志之士?在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的身上,看到了「再次站立」的美好榜樣。

◎我的一生 是軍人、毒蟲與牧師
「有些人需要打到48針,也許我還算幸運的。」如果認識黃惜時,大概會知道在他生命中幸運的不只如此。他對針頭早就不陌生;現在打針,是為了讓他的身體掙脫病痛的枷鎖,以前注入的,卻是誘惑他步向死亡的漿液——那是毒品,海洛因。然而上帝讓他戒毒成功,難道只是為了個人嗎?

◎愛的蝴蝶效應 我們不可迴避之社會責任
提到公益,或許你想到的是無止盡的付出和苦哈哈的募款人,然而,這個時代的公益事業有了更多創新與永續的可能,「社會企業」就是其中一種方式,為更多人帶來參與公益、改變世界的機會。文章中的他們所持之想法是如何由愛而生?又如何掀起這股蝴蝶效應?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從沉寂到興起 非營利組織再造與新生
10/時兆會客室──做工的人 林立青以寫作為祈禱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物聯網時代之全方位連結 (下)
20/新聞大耳朵──難以置信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心靈禮讚──彰顯上帝的作為
26/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調整你的生命態度(上)
32/宣教士的故事──我的一生,是軍人、毒蟲與牧師
38/穹光影像──《變身冤家》:擁抱彼此的靈魂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健康醫療──「養蛙」爆紅 紓壓、排解寂寞?!
48/復臨英語小學堂──無限供應
54/樂活人生──愛的蝴蝶效應 我們不可迴避之社會責任
60/紙上讀書會──論醫藥佈道 服務真詮新中文版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