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

2016年12月:以愛款待出外人 台東新港教會成為宣教人才輸出港 (特色教會)

自小在台北長大的劉炳熹牧師,到台東傳教7年,
在這片土地用心體會、聆聽聖靈的聲音,
他認為教會應該要不斷的反省和思考、及時跟上腳步看見社區的需要。
教會目前正在進行「新港教會歷史建築夢想計畫」,
他們希望這棟存續著地方居民共同情感與記憶的80多年老屋,
能延續生命、成為紀念地標,繼續向世世代代述說過往的宣教故事。

撰文、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台東成功新港教會




漁港文化 充滿故事感染力

沿著台11 線海岸公路,來到台東縣成功鎮,在這被歲月刻劃出深刻軌跡的漁村裡,有著海天一色的港口風情及濃厚的漁港文化氣息,靜靜的感受,不需要隻字片語,就充滿故事感染力。在這裡很容易就找到與漁村毫無違和感的新港教會,我訝異於教會建築怎能與漁村如此相容!

新港教會堪稱是一棟無牆的教會,沒有圍牆及大門,也沒見到人,所以便自顧自地參觀了起來,看見禮拜堂裡兩行大大的字寫著:「宣教人才輸出港,以愛款待出外人」雖然不明白標語的真義,但身處在異鄉的自己,卻覺得感動。

來到刻有「高安診所」等字的門外,才發現牧師及同工們都在裡面。「你就是劉牧師?哇!怎麼這麼年輕?!」我訝異的問。主因是在偏遠地區的教會中,很少見到非原住民的年輕牧師。

71 年次的劉炳熹牧師,高中時期因課業瓶頸,基督徒媽媽帶著不快樂的他來到教會接觸信仰,畢業於政治大學社會系社工組,退伍後決定報考神學院。在台北長大的他,畢業後分發到台東縣成功鎮,與師母蕭瓊子到成功鎮的新港教會已有7 年,如今有了兩個小孩,一家四口安居於此。

用心體會 聆聽聖靈的聲音

當社會的價值觀偏向都市靠攏時,劉牧師卻說:「我覺得做個台東人,比生活在都會區裡驕傲。在這裡,認真地陪伴著當地的人,傳講上帝的話語,在上帝的愛裡一起成長,在這片土地用心體會、聆聽聖靈的聲音。因為來到新港,讓自己能深刻認識台東這塊有情有義的土地,親身體會人們面對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時所產生的無力,也察覺隨著台灣都市化快速發展後,教會價值被商業化的數字、績效衡量的衝擊。」

包括曾經到新港教會服事的某些義工家人,也曾疑惑孩子到台東地區的教會是否過於安逸而無從學習,深怕回到都市失去競爭力。劉牧師說:「鄉下能做的事太多了,應該多讓傳道人到偏鄉體會,但很遺憾許多人的思維卻都是往都市靠攏。」劉牧師認為,一個孩子的養成和都會或鄉下無關,而是受個性影響較多。我們應該教孩子做探索和思考,建立其自信心與價值感或團隊精神,讓他們懂得照顧比自己軟弱的人,也應該明白,到一個環境是想辦法創造自己的價值,而非讓別人來決定自我的價值。

另一個娘家 看見角落族群的需求

台東地區大部分的教會以原住民居多,聚會時國語為主要語言,新港教會地處山區以平地人為主,聚會則講台語,教友的年齡分布平均,目前固定聚會60 多人。教會每天幾乎都有聚會,包含星期二的台東小組、星期三的家庭禮拜、星期四的媽媽小組、星期五的查經/祈禱會,以及每隔週五,週六日的各式團契、週末營等。

劉牧師說,教會事工不是一種流行,必須思考社區的需要,以及不斷的反省和調整,及時跟上腳步發現其他的層面。他特別提到教會的「媽媽小組」,目前有十幾個姊妹聚會,成立緣起某次和師母推小孩在街上散步,認識了一位姊妹,不但主動找牧師親近教會,而且也帶來了很多相同處境的人。

當大家關懷新移民、原住民的同時,卻忽略台灣各個角落也有些族群需要被幫助,牧師服事的社區就是如此。有一些台東本地的孩子,外出讀書,認識了伴侶,結婚後回到台東,這些嫁到偏鄉來的女生,人生地不熟,有的人遇到觀念傳統的家庭,有時還得承受與公婆相左的教育壓力,丈夫亦不懂如何扮演溝通的角色,不離婚也過得很辛苦,他們可能需要在這裡務農、養蝦,也可能是為了小孩而留在這個工作機會不多的小鎮。

當媽媽小組有愈來愈多成員加入時,新港教會邀請心理輔導師來幫助她們,輔導的過程每個人都哭了。但也因為媽媽小組的成立,讓這些姊妹們找到繼續往前走的動力,也將教會當成另外一個娘家。

接待客旅 視為家人

台東縣成功鎮的舊名「麻荖漏」源自阿美族語,之後名為「新港」,戰後因鄭成功的關係更名為「成功鎮」,聞名全台的台東柴魚就是成功鎮的地方特產,每年3 6 月是漁產最豐盛的季節,10 月成群旗魚浮出海面蔚為奇觀。

劉牧師說,台東成功鎮是個人口外移區,長輩會逐漸凋零,孩子長大也可能離鄉,既然一定會離開,希望能好好把握這個過程,使來教會聚會的人有所成長,讓他們帶著這些祝福到他處撒下福音的種子。他說:「包含在新港教會聚會非常久的弟兄姊妹,我們都不過是客旅,因此對教會裡的各樣恩賜,都只有管理權而非所有權,學習分享給每一個出外人都是理所當然的。」

他引用〈以弗所書〉2 19 節:「這樣看來,你們外邦人不再是外人或陌生人;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他說,藉著耶穌基督,將每個出外人都視為上帝的家人,接待他們,是教會存在的重要價值,新港教會盼望每一個出外人都能在上帝的家裡找到安歇之處,帶著滿滿的愛分享給眾人。原來,這就是「宣教人才輸出港,以愛款待出外人」的由來。

老屋成地標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劉牧師帶我們參觀教會的兩層樓木造日式別墅,這棟建築正進行著「新港教會歷史建築夢想計畫」,此原為日治時期菅宮勝太的日本支廳長別墅(這位日本人也常在二樓遙望著自己建設的漁港),後由高端立醫師收購設置為高安醫院。1946 年,高篤行牧師召集信徒,利用候診室做禮拜,重建新港教會,並買下這裡作為靈修會館,之後被文化資產處列入歷史建築。

如今因著歲月和風雨的侵蝕,不堪使用。曾有人問劉牧師,是否拆了蓋更大的教堂?他說:「這棟建築見證了成功鎮的開始。」這棟老屋,述說著新港的歷史,也展望著成功鎮的未來。不單只是修護,他們希望這棟存續著地方居民共同情感與記憶80 多年的老屋,能成為紀念地標,延續生命,繼續向世世代代傳唱。建築師認為新港教會的想法很特別,所以加入修護的行列,未來希望招募更多同好加入這個計畫,也需要志工一起做歷史資料的蒐集。

新港教會的阮以杰傳道曾經對於靈修會館的修護計畫發表一段感言:「新港教會靈修會館修建的責任,需要所有教友共同承擔,雖然我們對於這個區塊都不了解,但是當我們願意為了這件事情開始學習時,其實會感動願意協助的人,否則哪有建築師這麼熱心,願意像老師一樣從頭說明讓大家了解呢?這就是上帝的恩典,當然過程中也充滿許多勞碌辛苦的汗與淚,只要我們願意踏出去時,相信上帝必會帶領。現在也要開始思考教會空間的使用方式,包含每個團契的聚會模式、參與的人員、營隊的空間分配,或是其他宣教上的需求,都是我們對教會的未來多盡一份心力,那麼靈修會館的宣教故事才能從現在的83 歲,延續到未來的100 歲、200 歲,在歲月過程中追尋信仰,也不斷體會上帝的大能與我們同在,成為社區的幫助者,繼續發光發熱。」

尋根之旅  體會上帝的帶領與恩典

2017 年新港教會即將邁入70 週年,劉牧師指著禮拜堂對面一批單車說:「最近教會正在進行單車活動,以及籌備明年70 週年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靈修會館整修,將邀請大家繼續參與體會上帝的帶領與恩典。」

1961 年時,隨著西部遷移到泰源開墾的弟兄姊妹增多,新港教會林川明牧師前往開設美蘭教會,並於1963 年建堂,在這最偏遠的山區裡,林牧師上午主持新港教會禮拜後,騎著單車來到美蘭教會主持下午的禮拜,當年的路況或是單車的品質,都難與今日相提並論,騎乘鐵馬在崎嶇的碎石路上,為著福音的需要,林牧師跨越了一切的艱難,周而復始的持續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位處交通不便,十分偏遠的美蘭教會,就在新港教會牧師以及暑假神學生的服事下,維持了一段時間的聚會,然而隨著信徒漸漸搬遷回西部,時至今日僅剩下兩戶家庭,每週回到新港教會聚會。

美蘭教會的故事是新港教會不可或缺的一段歷史,因此教會計畫舉辦單車活動。聽聞新竹有贈送二手腳踏車,牧師帶著幾個人從新竹內灣一路將那些腳踏車騎回台東,整整騎了3 天,也體會了早年牧長傳道不易的艱辛。因此在9 月一次的聚會時間,教會的弟兄姊妹透過不同方式,有騎乘單車的,有汽機車支援的,有搭乘遊覽車的,也有許多從台東市區一同響應,要回溯這段宣教歷史,都再次返回到美蘭這塊土地上,希望藉由這趟美蘭教會尋根之旅,將這些故事刻劃在每一個參與夥伴的心上,讓宣教故事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教牧諮商 牧家也有本難念的經」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僅發生在一般家庭,其實牧者家庭也亦同,牧者同樣會面臨夫妻感情失和、教養子女的種種問題,只不過牧者礙於神職身分與教友高度神聖化的眼光,通常不太願意坦誠或是接受專業的輔導;然而,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處理,事態只會越演越烈!

◎為「核」憂心!把關核災食品安全
台灣政府有意開放日本核災食品進口,許多團體鬧得沸沸揚揚,原本預計在短短3天要舉辦10場「日本食品輸臺公聽會」,都因遭到反對衝突收場。毒物科專家認為,整起事件應該回歸到「健康風險評估」,呼籲政府可考慮派官員實地去福島與核災4縣,親自採樣抽檢,為民眾健康把關。

◎《我就要你好好的》:好好活著?好好死去?
當我們的面前站著一個真實為病所苦、受盡長期折磨的患者,我們又會如何應對呢?當對方虛弱憔悴地要求「有尊嚴的死亡」,我們又如何能冷靜以理回應呢?寇紹涵牧師從「尊嚴」和「死亡」的定義,重新帶領大家思考「安樂死」,鼓勵思考「好活」勝過「好死」。

章節目錄

06/健康的信徒──教牧諮商 牧家也有本難念的經
12/時兆會客室──70年老店結出福音果子 李文雄心中一棵永活的樹
18/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
22/新聞大耳朵──川普運動 全球補修學分
24/新聞大耳朵──忠心又有見識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心靈禮讚──浪子回頭
30/單身&兩人恰恰舞──第「三」者,小心遍地皆是!!
36/特色教會──以愛款待出外人 台東新港教會成為宣教人才輸出港
42/微光影像──《我就要你好好的》:好好活著?好好死去?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健康醫療──為「核」憂心! 把關核災食品安全
52/大家說英──聖誕快樂!
58/樂活人生──封藏專屬你家的四季美味
62/樂活人生──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10年推動木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