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

2018年8月:陳世憲與土地對話 令外國人著迷的意象書法(樂活人生)

一位曾經歷過十多年寒窗無人問的歲月,潛居台南白河鑽研「台灣新書法」的書法家,認為創作應從自己生長的土地出發,他寫的字讓不識漢字的外國人也看得出其中的意境。

撰文、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陳世憲、台灣教會公報社 哀玉梅





廢置豬寮研究台灣新書法
約莫二十多年前,許多人都耳聞有位書法家陳世憲,潛居在台南白河豬寮工作室,據說,那十多年間,他歷經月入僅數千元的儉樸歲月,仍醉心揮毫、徜徉於大自然中的悠然生活,只因他知悉自己生命所繫,遂能抵抗繁華世界的物質誘惑,於清寂的鄉野安生。當中不斷有人提醒他,當藝術家是很貧窮的,但他仍不服輸,預計給自己20 年的時間,至今已逾,他仍未後悔,也沒有改行。

陳世憲回憶,約莫有長達13 年的時間,他在豬寮研究「台灣新書法」,他常默默地回家吃母親煮的飯,吃完就靜靜地走開。忙著種田的母親見他衣服髒了,總默默地收洗摺好放回房間,那時他每月收入微薄,母親擔憂地問他:「這樣下去會怎樣?」

陳世憲回應母親:「我想要當一名真正的書法家。」

母親問:「有那麼重要嗎?」

他說:「這是我活在這世上最重要的事。」母親看著他不語,繼續回田裡工作。

有一次散步途中,靈感躍動,他穿著木屐急忙返回工作室創作;揹著鋤頭、戴著花布斗笠的母親大聲叫住他:「你在慌張什麼?」

他說:「靈感來了,急著創作!」

母親回應:「做人做事不要太慌張,你不要跟我談靈感,我沒讀書,不曉得靈感是什麼?但是,你要記得,我們家種的水果,不管是鳳梨、橘子、柳橙、荔枝等,都是採摘回家放兩三天才會好吃!所以,你最好不要急。」母親當頭棒喝的一席話,讓他從此創作不再急躁,因此書寫的線條與墨色,更能貼近人的生活感。

意象書法成為另一種外交方法
在演講場合,若有人問起陳世憲在白河沉潛的多年,日子怎麼過?他說,一天只做四件事,就是散步、讀書、書法創作、看電影,因此,他的創作有明顯的節奏感、富詩意、有豐沛的表情。後來研發出自己一套書法創作的理論基礎,希望學習寫書法這件事具有如詩般的意象性,看到的人不一定識字,但一看就有共鳴感,連不懂漢字的外國人,也能看出書法創作裡所要表達的意象。他就是以「意象書法」為名的國際知名台灣書法家陳世憲。

擅長書寫在地生活的精彩故事及文化,也精於描寫小人物內心的情境,陳世憲從生長的土地出發,透過文字、書法線條的構成與型態,凝塑出富有造型趣味和故事性的「意象書法」,並將書寫行為帶到與書寫內容相關的現場,發展出「地誌書法」。他的書法作品曾在巴黎、里昂、渥太華、布達佩斯、東京、福岡、九州、竹田、香港等地展覽,很多不識漢字的外國人都喜歡他的作品,因為從創作就可看出想要傳達的意象、故事與情感,讓書法成為了另一種藝術外交。

他出版過《非草草了事》、《荷年荷月》、《愛情書》、《日出日落》、《漢字學堂》、《竹田因緣》等書,而最近在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新書《字遊─陳世憲的書法世界旅行》,字遊世界意象明顯,線條帶著濃厚的感情。這本書是他多年來旅居世界各地的創作及展覽的遊歷集結而成。這些年,他總會在抵達一個地區時,先了解當地,再經由當地友人的分享及解說,透過深刻的體驗及感受,以線條、空間、墨色的重新擺置,與環境對話並實地創作出一件件的作品。

失去自我是創作最害怕的事
回憶起兒時,在偏鄉成長的他,沒能遇見好的書法老師,但微妙的是,當他開始拿毛筆在各式紙上寫字時,喜歡的感覺不斷在心裡漾開,於是他把手邊的作業簿全都拿來書寫,他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但從小比賽卻能獲獎。就讀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二年級時,他跟在書法老師身邊當助理,直至畢業。在大學期間,他發現自己常覺得全身不舒服,只有在寫書法時可以恢復正常,於是每當假日室友不在,他就獨自留在宿舍的大桌子書寫,讓自己得到療癒。

大多數的人在小學三年級開始,都會被迫寫書法,常不是發自內心學習,但陳世憲卻享受在其中,拿毛筆、沾墨水、寫字這件事情總讓他熱血沸騰,於是他常想,如果一輩子可以靠寫書法維生,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在沒有老師啟發,跟著學校教寫古帖,楷書寫完寫隸書,接著草書、行書……,這個過程他也走過。但當他開始有機會讀美學的書、學會類比後,他開始懷疑書法創作為什麼和其他創作的方法不同?

心想,我們捏土都是從日常生活的碗或容器開始,畫圖也是從生活裡的動植物開始描繪,作文創作更是有感於我們身邊的人事物景而提筆,學音樂則是從兒歌,不可能一開始就摹擬高級藝術品創作,但為什麼書法卻是反其道而行?

創作從生長的土地出發

陳世憲認為,在這個年代要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模仿一千多年前唐朝的老學究所寫的字,其筆法跟深度並不適合孩子的身心年齡,他很納悶,為何書法創作是這般?又尤其中國有五千年歷史,字帖非常多,而當學得很像、愈來愈熟練,卻愈來愈被制約;當你愈像古人,就離現在愈遠;愈像別人,「自己」就愈不見;而「自我不見」是創作最害怕的事。不論是寫書法或任何藝術創作者,都會經歷過這樣的時期,於是陳世憲一直思考及懷疑這件事。他深信,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土地書寫,愈了解土地,就愈懂得照顧,也就會愈來愈更適合居住,並發展出切合土地與人的生活方式。而書法的創作也可以符合人性及年紀,如十歲的創作品能切合其齡,而不是每個人寫起來都像古人。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母親的電話:「你放在白河家裡的書被白蟻蛀蝕了!」他回家看了看,並不覺得可惜,只是心想:「未來就不再看古帖了,從今以後,我是全新的陳世憲!」

「當離別人愈遠,你就愈靠近自己!」當他開始懂得這道理後,認為創作不該如此呆板,於是他開始學習更早的甲骨文,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我們這年代是否也能創作出形象鮮明的書法呢?所以他研究出「意象書法」。

後來,每當看到他寫書法中,出現綠色跟粉紅色,就會讓人聯想到蓮花及其姿態,在他生長的白河這片土地,有很多石灰,餵養了很多蓮花,蓮花跟白河這片土地有很多連結,於是他把這樣的想法放在書法裡,因此可以常見到印有「我是白河人」等字樣的文創商品,「白」字上面那一撇,是飛動的蓮花;「河」字上面的二點代表隔日凋落的蓮花;「人」字是個熱情的人,這三個字描述出白河的勞動美學。再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字的線條更像蓮花梗由下往上寫,甚至可以依線條形狀的不同,創作不同季節、初綻或快凋謝的蓮花,讓人直接看到書法創作上欲表達的情感,明白其中的意象。

讓故事成為創作的力量
他曾為電影及一些店家書寫文字,也曾創作一些文字,將其製成文創商品,如書包、檯燈、T 恤。很常見到文青們揹著書包上,寫著「我是台南人」,這也是他的意象之作,厚重線條代表台南深遠歷史,「台灣」輪廓呈現其為「府城」,而「人」的長筆則是期許邁向國際,黃橘色象徵鳳凰花開的燦爛。不僅結合圖畫,也賦予文創業新的開發契機。有次陪女兒上戲劇課,到了有百年歷史的客家老庄頭「和興夥房」,古意盎然的客家古厝,四合院中有個大埕,聽當地人說,每當兄弟或妯娌不合,就會在大埕的轉角放上椅子,後面會有個公親(長輩)協調、幫助他們和好,這個轉廊,代表凡事都在這邊有轉機。

陳世憲於是就地創作,將客家庭院的故事情節以字形、線條、濃淡一一呈現在「興」字裡,取了大筆沾濃墨、小筆沾淡墨,兩隻筆一起書寫,代表兄弟不合;峰迴路轉,字的線條表現出轉機,筆劃到字末的二點代表兩兄弟相看及和好之意。

近年來有許多單位如故宮博物館、公益團體、基金會等,常邀請陳世憲書法展演,偶爾帶女兒出席,他一邊書寫、女兒一邊拉小提琴,隨著音樂律動,揮毫書法成為另一種表演藝術。除了以此為業,也因其才能,有機會捐助作品與義賣,為社會做公益盡一份心力。近期出版的《字遊─陳世憲的書法世界旅行》一書,收錄他到各國演出及展覽時在當地的創作。接下來陳世憲同樣希望能走遍台灣各重要景點與文學據點,結合在地特色寫下人文精神,他認為在創作前先了解土地的故事,讓故事形成一種新的力量,有了故事的意象,自然知道如何書寫,當書法有情境時,就會有線條及表情。

他希望將深刻的故事提升為詩句,在書寫故事底下形成結構、節奏、線條。墨的色彩及濃淡都有情感,墨很乾可能代表饑渴、墨暈開來代表下大雨或熱情或眼淚、細瘦的線條可能代表纖細的老人、顏色的對比強烈代表老人和小孩一起、兩個字很近也許代表愛情、兩個字距離很遠代表情境上的疏離等等,在這些元素下創作出的作品,不僅跳脫框架,更希望書法創作成為無國界的美學新浪潮。

2018年6月5日

2018年6月:走過黑暗 擁抱光明 盲人教授蔡書憲 讓生命存在成為價值(人物專訪)

蔡書憲老師的生命原本一路順遂,卻在準備參加校長考試之際生病,導致不到40 歲的他成為中途視障,突如而至的苦難,他是如何走過的呢?

撰稿、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蔡書憲





生命存在 即是一種價值
某一天,在社群網站看到一場演講花絮有許多迴響,以關鍵字搜尋這場演講的主講人,是嘉義大學的盲人教授蔡書憲老師,聯繫之後,才發現不管是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皆為老師親自回應,這比一般人還熟練的資訊能力,令我相當訝異。在老師家採訪時,也分享經常使用的資訊工具及操作,並邀請我參加他至小學的演講。

演講一開始,蔡老師自我介紹:「我是一名中途視障朋友,是一位全盲身障人士。過去曾有16 年在高雄國小教育界服務,從2013 年起,我開始在嘉義大學教書,至今已經5年了,也開啟了我另一個美麗新世界……。」他表示非常開心分享自己這些年生命重建的點點滴滴,從彩色轉為黑白,在看不見的世界中,一切都得重新學習及適應,但他相信,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走過生命幽谷,他體會了面對生命困難與挫折時,雖是層層關卡,但事實上都是一個讓自己轉換、重新整理人生、發掘生命另一種可能的機會。他說:「走過人生的大轉折之後,我一直期許自己,將手中的那盞小小燭光再提高一些,讓更多人可以看見光明與希望。」

人生勝利組 一場病失去所有
蔡老師從小的夢想就是立志當國小校長,不僅求學過程中一帆風順,也如願考上師範學院,大學生活意氣風發,也對未來充滿自信與憧憬,畢業後投入熱愛的教育事業,16 年的小學服務生涯,有豐富的教學及行政經驗。他利用公假進修,也預期的完成博士學位,隨後即依人生計畫投入校長考試。

不料,堪稱人生勝利組的他,正當積極準備校長考試之時,卻一瞬間跌入生命谷底。那時他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感冒發燒,但平時有健身及運動習慣,自認身體狀況佳,於是想著撐過兩個月後的考試再說。不料未婚獨居的他,某天病倒在高雄自家的車庫。一向很留意他身體狀況、且常去探望他的母親,那天正好碰上便立即特地送醫。三天後,他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狀況,透過反覆檢查,至第六天經腰椎穿刺得知,因流感病毒感染、過勞,併發成腦膜炎,腦壓是正常值的兩倍高,壓迫到的腦部視神經引起視力模糊。

非常配合醫治的他,每天注射點滴超過15 小時以上,因躺在病床上太久導致無力行走,期間視力曾恢復八成,並能判讀色彩。但因腦壓控制情況不佳,一直無法出院,在那時,遠在嘉義的父親卻因車禍腦部重創,同一間,他和爸爸分處於高雄及嘉義,與生命拔河;在他還沒出院時,父親就去世了。出院回嘉義休養三個多月後,又出現腦壓控制的問題,而視力也開始消失,連主治醫師都遏止不住情況,問道「怎麼會這樣?」

當時在醫院的他,全身上下連手指頭的血管都打過針,最後裝上人工血管繼續施針,他回憶,當時心中的小願望就是要活下去。但有一天,他被告知治療失敗,且主治醫師從此不再到病房看他。幸好遇到另一位醫師協助,在避免被當人球的疑慮後,協助將他的所有資料轉至高雄榮總,且成立醫療團隊,安排各式檢查。當時他的頭頂被打了一個洞,裝入得跟著自己一輩子的引流管;經過很長的時間後,終於控制住腦壓,但醫生卻告知有失明之虞。

為了不影響媽媽情緒,他忍住了情緒,直到有一天,他從醫師口中得知:在進榮總前,他視力已經錯失黃金救援時間。當時他每時每刻都想著視力的問題,情緒幾乎瀕臨崩潰,稍稍恢復體力之後,在醫生建議下,他到過許多大醫院檢查,結果都與高雄榮總不謀而合。

接受失明 感謝擁有美好過去
因為醫生的一句話:「如果有對你視力恢復有幫助的方法,我絕不會坐視不管。」聽完這句話,原本抗拒領取身心障礙手冊的他,當場請媽媽幫忙辦理。當時的他被生病折騰得不成人型,也婉拒會客,但仍隔絕不了家人與朋友們愛的力量及氛圍,也因著自己不服輸的個性,他決心重新擁抱自己的生命舞台。那段期間,他時常憶起碩士班及博士班時,對他嚴格近乎苛求的指導教授,雖有種種磨練及要求,仍提點他需用智慧去化解眼前的問題,這成為他面對視力障礙的一大動力。

然而幫助他重新站立的還有信仰,有許多教友一直默默為他禱告,在他決定接受再也看不見的事實時,他先感謝天父讓自己擁有美好的過去,再接納自己,選擇放下。離開教職後的他,回到嘉義過著封閉的生活,除了看診外,幾乎足不出戶,當時的他每天面對大把的藥物及副作用,體力也變得很差。他想:「難道我要這樣過一輩子嗎?」

當時《聖經》一段話鼓舞了他:「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他開始回到教會參加聚會,再透過禱告把哀傷轉交給天父上帝;當時媽媽也鼓勵他:「世上只有不平的事,沒有不平的心,你輸了什麼,也不要輸了自己心情。」他感謝家人成了他的另一雙眼睛,也在媽媽的照顧下,開始恢復元氣。

尋回資訊能力 重啟社交大門
有一天他在信箱裡收到盲人機構的傳單,得知學習盲人電腦可能得等上一段時間,因此他不放棄的找到高雄愛盲基金會,因著自己從事教職,經常一天使用電腦超過12 小時,希望找回當時的資訊能力,於是在愛盲基金會的用心協助之下,他獲得資源,並且有一個非常棒的引導老師。

但他回憶起第一次去上課,地點是在老舊的大樓,他向管理員詢問可否搭電梯時,被訓了一頓:「別人可以走樓梯,你為什麼不能?」當時還沒有學習「定向行動」的他,只好用爬的上樓梯,雖然很難過,但他忍住悲傷告訴自己:「你沒有生氣及傷心的權利,更沒資格掉淚;天助自助者,自助而後得人助。」

他說,盲人所使用的電腦,和一般人使用的電腦是一模一樣的,但它是一部會講話的電腦,必須透過一隻很特別的導盲鼠及語音指揮,以一連串複雜的流程和步驟來完成明眼人使用電腦的小小動作。過程繁瑣又困難,也需要相當強的邏輯能力,很多盲人學習不久就放棄,但他總是不厭其煩的一次次練習,因為他心想:得把自己重新歸零,從頭學起。就這樣,一步步的學習,再次開啟他的新視窗,一點一滴重新找回以往的資訊能力;也因為學習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輔助課程,讓他重新打開網路社交大門,他笑說:「不是每道關著的門都會上鎖,試看看,也許它就推開了。」

同時,他也為了適應視障生活,開始學習「定向行動」、生活自理能力,他深信:「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那些我們打敗的事,都將使我們更加強大。雖然他常常一不留神,就碰到門或牆壁,也常不小心就被割傷,或撞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但他仍舊希望,今天的自己可以比昨天多進步一點點,慢慢累積而來,能量就會非常強大。「直到現在都很感謝那一段時間的自己,因為讓現在的我更堅強。」老師心有所感的說。

走出心靈牢籠 重返大學教鞭
走出幽谷的他,有天發現台灣目前有六個視障有聲圖書機構,可以幫忙把書本錄成有聲書;他引用溫塞特的銘言:「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會創造出生命奇蹟。」在博士班時曾在大學兼課的他說,當時也不知哪來的自信和勇氣,一再的告訴自己,只要給予公平的機會,相信主動出擊的他仍有再執教鞭的機會!

雖然完全沒有人脈及相關協助,但他仍信心滿滿地開始著手整理履歷及自傳,連同博士論文寄至嘉義大學,他說:「把信件寄出的那一刻,是充滿感謝與感恩,因為我知道我已經走出了心靈的牢籠」。過幾天,他收到教育學院丁院長及當時的陳系主任的回應,表示他的人生故事非常令人感動,也肯定他的學術表現。當時,他心裡萬分感謝,覺得上帝雖然為他關了一道門,卻又開啟了另一扇窗。

2013 年他回到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心想讓人們看見一位有自信、又可以侃侃而談的視障老師。因此, 每學期、每一週、每一堂課,每一分一秒,對他都是新的開始。他仍堅守對當時陳系主任的諾言,每堂都要備課達120%;因為看不見,備課時加倍辛苦,總是將課程參考用書轉成有聲書後,反覆聽得熟練,融會貫通後以邏輯系統整理出教學簡報,並構思每張簡報的細節,搭配穿插小故事增加教學豐富性和趣味性。至今教學5 年的他,仍在上課30 分鐘前到達教室,他說:「你認真,別人就跟著你認真。」且深信,如果社會願意給視障人士,一個充滿愛及公平的生存空間,他們的表現一定不差。

面對陽光 陰影就會在身後
雖然現在做任何事,都得比明眼人花更多心思和時間,但是蔡老師相信路再長,只要邁開雙腳穩定步伐,一步步也能走得完。或許是上帝的另類安排,讓他用不同視野去體會另一種新的人生,但也因此讓他更加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存在價值。回憶病痛時的他一直提醒自己:「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因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有希望。」

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因為有愛無礙,不但在心境上有了很大的轉變,更感受到別人的關懷,所以開始懂得感恩;因為可以再付出,所以有了喜樂。他也時常鼓勵別人:「有時上帝沒能給予所想要的,是因為我們值得更好的;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不管是悲傷
或快樂,每件發生的事情,都是生命的珍寶。因著他不放棄的精神,重新學習獲得新生,他也經常在演講上用自己的生命故事鼓舞人心,走過黑暗、擁抱光明。病危時希望自己活下去的夢想,促使他讓自己的生命,成為不斐的價值。

2018年5月1日

2018年05月:荒「糖」進行式 退役糖廠新藝術村(樂活人生)

當年因百年糖廠文化資產保存與新市鎮開發之間所產生的巨大矛盾,衝擊出一個大黑洞,而蔣耀賢的荒「糖」進行式,如何為兩者達成傳承與翻新間的平衡?再將充滿踏實感的生活美學融於市井日常中,著實不是個容易的課題!

撰文、攝影/陳佳楓  
圖片提供/商毓芳、蔣耀賢


百年糖廠 產業歷史珍貴見證
因大量外銷糖製品,台灣糖業曾在1950 至60 年代成為台灣最大的企業,直至1990 年代以前,台糖糖廠仍是周邊居民就業及經濟的重心,糖業曾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也在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的糖業史最早記載自清朝《番社采風圖》,直至荷蘭治理台灣的期間,甘蔗種植面積曾達稻田種植面積的1/3。在日治糖業巔峰時期,台灣共有43 座製糖所,1901 年高雄「橋仔頭製糖所」是第一座糖廠。但隨著需求降低及環境變遷,糖廠一間間關閉,人們對於糖廠的記憶也隨之消逝,甘蔗田背後那充滿生命力的大煙囪,漸成為記憶裡黃昏的模糊景象。扮演過台灣經濟主角的糖業沒落後,糖廠遂黯然退居幕後。

而曾經被稱為台灣糖業文化發祥地的「橋仔頭製糖所」,在當時無論選址或是周圍建築皆具指標意義,但在功成身退、光芒褪去後,它所遺留下的社宅事務所、聖觀音像、紅磚水塔、日式宿舍、防空洞、糖廠等,都是台灣產業歷史的珍貴見證,散步其中宛如時光倒流,百年新舊歷史交錯,別有意境。

在1994 年新市鎮計畫啟動後,橋頭地方人士合作成立文史工作室,希望藉由文化資產調查、文化活動推行探討橋頭地區的過去、現狀與未來,思考新市鎮計畫和即將到來的捷運對橋頭的衝擊,尋找彼此之間更合理且對等的存在。1999 年,接近百年歷史的高雄橋頭糖廠正式宣布停工,即便它深具歷史價值,也難逃新市鎮規劃,面臨拆毀的難題,在新市政開發的計畫中,差點變成新市政中心,幸而在文建會推行社區總體營造的趨勢下,地方人士、文史工作者也開始思考這種一波又一波的外來的開發力量,對於在地環境和文化上的影響。

活化古蹟 搶救藝術家大作戰
於此期間,出生高雄橋頭區的蔣耀賢,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系,再深造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回到橋頭正好遇到保存運動,決定投入。小時候常騎腳踏車在橋頭糖
廠區遊晃,這裡是他的生活天地,不料當年回到橋頭,糖廠正面臨關廠的狀態,就在百年糖廠文化資產的保存、與高雄新市鎮開發之間所產生的巨大矛盾下,衝擊出一個大黑洞,從此他就在那個大黑洞裡,進行著看似荒唐的藝術遊戲,並以自身體驗完成碩士論文《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文化藝術發展─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

身為保存運動一員的他說:「糖廠被順利保存下來之後,面對的不單是活化的問題,還有後續藝術介入。當時他們思考著:面對台糖國營體制、政治決策的邏輯,在這樣的邏輯下可以做些什麼?」於是新台灣壁畫隊、金甘蔗影展、白屋藝術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而來。他說:「某些層面上,這些是對抗的工具,但在另一個層面看來,是在釐清慣性思考對藝術及影展的看法。」

如果「策展」是一種運動方式,橋頭藝術村、蓋白屋、新台灣壁畫隊、金甘蔗影展,則是行動目標。2001 年開始,橋仔頭糖廠為了活化,開始做一個藝術村的夢,蔣耀賢形容當時糖廠有一股微微的興奮鼓動著,藝術村是天外飛來的新鮮事,但他們賦予藝術村的想像和理想,被放到執行面總是不堪回首。尤其,看著一群鮮活有趣的藝術家跑到糖廠來駐村,因為資源的匱乏,引起社區居民興起「搶救藝術家大作戰」,為藝術家籌得不少民生用品及工具。

金甘蔗影展 加入想像占領糖廠
因為藝術家駐村的緣故,某天大書法家陳世憲老師,帶著從台北返回高雄居住的柯淑卿導演到橋頭,於是柯導就待下來了。茶餘飯後,蔣耀賢問起柯淑卿的未來計畫,她說想拍電影,聊著聊著就在樹屋成立影展總部,現地拍攝、後製、頒獎,把整座糖廠變成影城。由於陽光迷人,白甘蔗總是被照耀成金甘蔗,因而得名,以百分之百「自由」及百分之百的「甜」為號召,加入各式想像元素占領這座糖廠。

2006 年金甘蔗影展誕生,直至2018 年已經是第13 屆,為達到與在地意識的連結,也曾到大林浦、美濃、林邊、小琉球舉辦,今年又回到橋頭以「雞蛋高」為影展主題,其主題發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2009 年於以色列領取「耶路撒冷文學獎」的演講詞:「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其中「高」也代表著高雄。

蔣耀賢提及,其實在台灣「微電影」的創作,最早也是從金甘蔗影展以7 日在地創作開始,後來許多主辦單位紛紛出現78 小時、36 小時為行銷的影展,但若論自由及本土性,金甘蔗影展可是比起很多影展更為重要及具意義。

新台灣壁畫隊 回到純粹藝術創作
2010 年新台灣壁畫隊成立,源自於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與畫家李俊陽的奇想,他們因著白屋而做了一項具體而奔放的計畫。當時商毓芳老師覺得藝術更需要至兩個地方,一個是當代的藝術殿堂威尼斯、另一個是最需要藝術的地方,以當年來說就是日本311 大地震災區。於是新台灣壁畫隊在無公部門支援的狀態下排除萬難,在各方援助下,去日本巡迴一整年。也成了台灣歷時最久、最大規模的藝術計畫,被稱之為一座現址創作的行動美術館。從2010 年成立,到2011 年台灣移地及返鄉創作計畫,2012 年前往日本地區311 東北災地、威尼斯當代藝術園區、台灣雙年展,2013 又至日本巡迴創作交流一年,2015 年關渡美術館展,2016 年台中歌劇院開幕視覺藝術計畫。

「如果要進入觀光體制或商業市場,都會有預算的問題,而藝術的重點在於能不能回到很純粹的創作。」蔣耀賢說,但新台灣壁畫隊跟金甘蔗影展卻可以執行,在這樣時空及條件下,只有他們能如此沒有包袱、但也沒有資源,只有一群有共識的人,追求一種純粹的動能,才交集成如今模樣,而存在是為了證明公部門的做法錯了。

蔣耀賢透露,雖然自己被稱為「文化恐怖份子」,但其實最恐怖的是商毓芳老師,這位被稱之為美麗又嫻熟的文化產業女主角,在伴侶蔣耀賢的口中是一個文武皆可、人漂亮、會煮飯、唱歌、彈琴的女性。「她才是激進份子,很多事都是她逼我做的。」蔣耀賢表示,其實許多想法來自於商毓芳老師,自己則是個打遊擊戰的角色。他口中的商老師,是現任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科技系的助理教授,也是高雄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當時因為商老師認為需要建立基地,於是結合新台灣壁畫隊,而蓋了「白屋」。

村是美術館 白屋是藝術行動基地
因為白屋,讓他們成功的把藝術帶進了橋頭糖廠,他們在糖廠策辦許多藝文活動,活化地方文化,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並開放讓更多藝術家進駐到橋頭,逐漸讓此地成為南台灣藝術重鎮。把整個社區當作美術館的概念,也是源自他們兩人,當藝術作品不再只是放在美術館裡,而是賦予農村的圍牆美麗圖像及豐沛的色彩、展現出動人的生命力。白屋是橋頭藝術行動最重要的基地,藝廊、藝術家住宿、綠色環境教育、婚禮等空間,也是新台灣壁畫隊最初源起之處。

白屋原址是1901 年創建的橋頭糖廠日式招待所,在2010 年秋天,來自台灣各角落的六十幾位藝術家在「新台灣壁畫隊」號召下,到橋頭創作。「蓋白屋」這些行動很簡單,也充滿樂趣,它沒有包袱,因為沒有任何官方的補助及政策干擾,也沒有任何商業的預設立場,不是他們排拒官方資源,而是更在意創作的本質及行動的初衷。在2012 年白屋藝術村正式成為環境教育場所,也是台灣唯一以「藝術與生態」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的場域。

面對橋頭藝術村如此活絡的情景,蔣耀賢表示,如果一窩蜂人來這裡,卻不是正確的人群,而只是很淺層的消費,那也沒什麼意義。他希望大家是為了百年老樹及重要資產,活絡此處與在地產生連結,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景,而不是一堆人潮湧入而破壞了生態。

經驗集結成書 傳達踏實生活的美學
2016 年與莊子及蘭權導演拍攝《橋仔頭的春秋大夢》記錄片,即以糖廠這片土地,讓漂流藝術家有了另類的駐足領域,以百年老木、老建築、以及被棄置的過往與垃圾作為創作的題材,記錄片榮獲高雄文藝獎。2017年蔣耀賢延續橋頭糖廠的保存精神,與商毓芳共同協助雲林縣古蹟涌翠閣營運,並催生「甘蔗共合國社會企業有限公司」。

2017 年底,蔣耀賢將這長達二十多年的回憶,從橋頭糖廠到白屋、雲林的涌翠閣,如何與夥伴們將老舊製糖廠、遺棄的宿舍改造成藝術村,創辦金甘蔗影展、發行「新台壁」(新台灣壁畫隊)向世界流通(受邀到世界各地進行藝術展演、交流等)的活化、再利用歷史建物的行動記錄與思考集結成書─《我的荒糖進行式:一個文化恐怖份子的深情自白》,書中一一細述各個案例所發揮的影響力。

他笑說,自己從小喜歡和老師作對,為了和老師辯證而練習書寫,後來發現自己有寫作天分而讀了中文系。他書寫蓋白屋的過程文字鮮明,充滿美感、律動與希望,是細細描繪在那些借的、搶的、墊的資源及財源下,完成的許多感動人心的事。也曾在災區的海邊,看到白屋落成,召告天地的場景,以及與神戶災區朋友建立的藝術陪伴經驗,這些種種回憶,一一在這本書重現。

這本書不是社區營造或辦理藝術村的教戰手冊,而是以革命家的口吻,抒情描寫心路歷程。另一方面也在傳達一種在土地上踏實生活的美學生活態度,並號召大家一起有效活化古蹟與歷史建物,實踐青年返鄉與文創產業的轉型任務,以行動學習如何當自己的主人,以創造力建立自己的家園。

2018年3月5日

第263期:高齡藝術──創齡工程即將襲捲全球


撰稿、圖片提供/陳佳楓

藝術為高齡社會的重要角色
高齡化社會意指老年人口超過幼年人口,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者,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者稱為高齡社會;達到20%者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台灣在1993年已成為高齡化社會,目前達到高齡社會,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目前已是全球趨勢,高齡者們目前正面臨因老化而衍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挑戰。面對未來的超高齡社會,世界各地在各種層面上紛紛作好因應準備,台灣準備好了嗎?因著生理變化所做的軟硬體設備,老年心理也是極受關注的一個層面,近年來發現許多研究指出,藝術在高齡化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寇恩(Gene D. Cohen,1944至2009)認為,創造性的管道有助於適應或昇華因高齡帶來的失落。他提出高齡者若能透過動靜平衡的社交活動、社會參與以及藝術等活動的刺激,依舊能夠達到全腦開發。藝術提供高齡者表達自我的管道,透過創作能抒發情緒和壓力,並活化大腦神經,讓個人經驗與藝術進行有意義的連結,可以增進社交互動,可支持老化及維持生理功能。因而,各學者紛紛探究藝術及創意對於高齡者的療癒功能,提出讓長輩們能夠提昇生活品質及心靈成長的藝術創作方式及具體運用。

鼓勵藝術者關注高齡問題
藝術將在高齡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面對高齡趨勢,英國文化協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在日前共同於台灣北部及南部舉辦二場高齡藝術的座談會。座談會由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英協台灣辦公室處長蘇小真共同主持,與來自英國博物館、基金會和藝術節的5位總監,以「Arts to Everyone」為總體目標,投入共融藝術的探究,探討如何結合藝術與創意,提供未來年老的人們,能在身、心靈上擁有友善且平等的藝文經驗。

講座中,倫敦The Baring Foundation基金會總監David Cutler指出「創齡是基本人權」對社會及個人身心都有好處,他表示,近年歐美、澳洲和日本等國家逐漸發現創齡的重要性,而藝術是對抗老化甚至失智的最佳解方。

英國藝術理事會(Arts Council England)觀眾與藝術參與事務總監Phillip Cave則鼓勵年長者,可以是參與者或創作者,而不只是藝術的觀賞者,他指出英格蘭的創齡推動是從55歲就開始。

而蘇格蘭Luminate創意高齡藝術節總監Anne Gallacher則分享,蘇格蘭除了每年舉辦的藝術節,也在國內各地共舉辦3百多場活動,他們至國內日托中心、療養院和居家,進行跨世代計畫,挑戰外界對老化的刻板印象,也推動長者與電影導演、年輕塗鴉客一起創作、塗鴉等活動。

講座中,林曼麗董事長表示,台灣將於2025年變成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名長者,不但會衍生健康問題、經濟問題,同時將也是重大的社會議題。時代結構的改變,藝文領域怎麼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是值得思考的一環。因而社會關懷將來也將會是國家藝術基金會關注的方向,他們將在未來啟動共融藝術專案,鼓勵藝術和跨領域工作者關注創意高齡等議題。

藝術助高齡者自我統整
2017年英協發表的《台灣身心障礙者與長者藝術文化參與現況研究》中指出,在過去5年,台灣的博物館與設計界開始發展創意高齡的藝術活動與計畫,已延伸至舞蹈、劇場界。報告中顯示,參加藝文活動可降低獨身長者的孤獨感受,更能拉近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藝術創作提供長者自我表達的管道,能藉由創作面對年長經驗,而非壓抑以對,同時能獲得抒發情緒和壓力的機會。

英國過去有不少透過舞蹈藝術觸及健康議題的研究,研究中表示,舞蹈藝術可減緩帕金森氏症、預防跌倒等,讓長者參與舞蹈受到重視。其中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國際當代舞界領袖知名劇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也是高齡藝術領域的先驅,他們與長者合作的舞蹈創發有30多年,擁有一個60歲以上舞者的舞團,他們也開闢嘻哈或雜耍等工作坊、館外推廣計畫等讓高齡者參與。2012年比利時當代舞團來台灣演出,其舞者也都是中高齡。

這幾年台灣藝術界與官方博物館也紛紛重視高齡參與的項目,如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用老歌喚起失智症長者的過往記憶、兩廳院樂齡的表演藝術推廣經驗。國家兩廳院副總李惠美曾針對熟齡藝術議題表示,音樂能讓人感受和諧,而舞蹈和戲劇讓身體動起來,有明顯的好處。某些研究結果發現,人文藝術類課程是高齡者偏好的學習內容之一,高齡者藉由人文藝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達到自我實現的理想,進而邁向自我統整。


老年劇團演譯城市新生命
近年來,在台灣也有不少熟年團體的產生,如當年吳念真導演拍攝的有名的廣告「電腦也會選花生」中的李秀阿嬤,生前參與台灣第一銀髮天團──台南的「魅登峰劇團」。其劇團在1992年由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成立,當初即是因應銀髮族人口比率提升及活絡南台灣劇場風氣而成立。劇團以45歲至80歲團員為主,他們在肩負社會使命的狀態下而生,經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從基金會中獨立出來,在最貧乏的資源中營造「全國第一老人劇團」,至今仍每年演出多場。

「魅登峰劇團」最初以「戲劇治療」及「心理劇作」為主,作為表演訓練元素,當年聘請劇場知名導演指導,以引導演員「說故事」的方式,讓劇團功能達到集體治療的作用,透過表演方式來呈現彼此的生命經驗,讓這些銀髮族展露長才,近而獲得成就感。該團員以自我的生命回顧為表達方式,分享彼此的自我經驗,傳達理念,指引人們對生命週期的體認,更為劇團建立起獨特的生命曲線。

劇團每年創作新的劇本,由台南高齡長輩演出在地的故事,與早期生活歷史串連,透過戲劇表現方式,在濃郁的生命情感中,勾起老年人懷舊之情,他們將自己的踏實的親身經歷,透過戲劇,引領他人、也引領年輕人分享年長者的生命經驗。進入劇團的長輩們,在劇團裡不但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彼此互相關心、學習成長,透過社會連帶感,肯定自我生命價值。

因著銀髮族的豐富生命經驗,魅劇團曾獲得台南市傑出表演藝術團隊獎及許多巡演機會,當年「電腦也會選花生」得李秀阿嬤,在喪夫之後,就是靠著演戲走出傷痛,每當談起戲劇,她總是眉飛色舞,李秀阿嬤生前曾說:「我只是在演自己的生活。」在孤獨中感受生命流動,透過戲劇表達情感,因此獲得成就感,魅登峰劇團的熟年長輩們私下精彩又踏實的人生,由於劇本從在地出發,以台南的生活歷史為主要元素,透過戲劇表達豐富的生命情感,不但讓這群熟年演員一圓青春演藝夢,也勾起許多熟年閱聽者的懷舊之情。

高齡電影社團降低老年憂鬱
而在嘉義水上鄉公所,則在2013 年創立了「看電影,話人生」的電影社團,是個一般人認為不易推廣給熟年長輩的課程,又尤其課程不僅把看電影當娛樂,其目的在於透過看電影來引導學員探討議題。最初先從中心其他課程學員進行宣導,電影社團約有40 多名學員,平日出席率也有八成左右。

其社團帶領老師是原本在電力公司服務的劉文端,因對於社會教育有著高度的熱忱,提早辦理退休,也是頂著五十多歲的熟年身分,轉而攻讀博士學位。劉老師才將電影融入老年議題,投入了水上樂齡電影社的課程,透過電影、反觀人生,引領許多熟齡長輩們透過劇情學習正向看待未來。讓長輩們更加了解社會的脈絡,透過學員互動得已抒發情緒;在學習的過程中結交新朋友,聊天、談心也是降低憂鬱的好方法。

電影社課程中不但兼備懷舊治療、反應當前社會現象、啟發思考並不失娛樂。透過電影觀賞,協助高齡長輩認識電影與人生的關係,從劇情中反照生命,協助修正並轉換生活態度。不但培養電影觀賞、解析與分享能力,而且學會電影類型的選擇、分類與了解自己所愛。

藝術參與成就幸福樂齡者
在近幾年社區營造最成功的經驗「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源自於 2002年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帶領著一群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學生加入,藉由社區討論的過程,融入社區,徵得村民的認同,凝聚社區居民的共識,扮演起資源協助的角色,從居民的生活需求出發,慢慢建立機制,讓老農村注入藝術的新元素。

當初計畫的實施,從里長家的廢棄豬舍改建成藝術味十足的「土溝客廳」開始,陸續有老農們加入素人藝術家的行列,當時邀請農民藝術創作,老農民們都覺得不可能,但在慢慢引導下,大家終於願意嘗試。在長達十年的努力「整個農村就是一個美術館」的土溝農村美術館在2012年底開館,不但活化老農村、引領老農創造第二人生,也成了很多親子及年輕人旅行的地方。

在2017年底,駁二特區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也以創意樂齡為題,改造超過20個大型貨櫃,為銀髮族打造「銀閃閃樂園」,高雄市長陳菊在揭幕時也表示,高齡化是社會迫切的議題,希望透過活動表達對高齡族群的友善和關切。

相關單位紛紛讓高齡長輩們參與藝術課程,透過藝術活動的參與及觀賞,減少其臥床機會,如此便可減少社會醫療成本,進而可讓年輕人專心工作。有人說:「你怎麼看老人,決定老人怎麼看自己」這些長輩的活力展現因被更多人看見、肯定,進而找回自信,成為幸福樂齡者,也成為年輕人彷效的對象,因為藝術中,有很多深度的情感,只有透過深度生命歷練的人們,才能表達得出來。

為了不讓退休後的銀髮族成社會及年輕人的負擔,如何擴展長輩們的視野、增強自信,進而鼓勵他們開拓多彩多姿的第二人生,臺灣紛紛進行的藝術創齡活動,其活動如何具體且有效的推廣,創造具包容性且友善環境的高齡活動,將是值得各界及藝術領域深思的議題。


2018年3月1日

2018年03月:做工的人 林立青以寫作成祈禱(人物專訪)

作家林立青小時候家裡擺攤賣神像,因著教會姊妹叩門傳福音,讓他與妹妹有了上教會的機會,更因著神的祝福和計畫,開啟他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撰稿、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寶瓶文化、林立青、賴小路





透過禱告書寫《做工的人》
叛逆的林立青在教會被接納,14 歲那年受洗成為基督徒。長大後在工地當監工,透過禱告書寫記念他所見的人們,出版《做工的人》一書,意外成了台灣暢銷書,也讓耶穌的價值透過這些故事展開。《做工的人》描寫一個青年監工對於底層社會環境的批判與關懷,當初抱持「做工的人疼惜做工的人」的心情,記錄他在工地現場工作所見的實況,完整的揭露了基層勞工處境,書在還未上市前,就已經引起熱烈討論及轉載;書一上市,立即站上暢銷書排行榜。

這本書是他在工作之餘寫下的工地百態,寫實的故事打動很多人的心。在獲得高度評價之際,他坦言,原本預期賣個三千本就算完成這一件事,想不到的結果令他意外。《做工的人》這本書,後來被歸類為紀實文學、現實主義、批判主義文學等。但也有教會的弟兄姊妹說他文章裡有基督的精神,編輯也說他偷渡基督教思想,他坦言,其實是自然流露的情感,因為他是透過禱告寫下每字每句。

他回憶當時,自己是管理工地的監工,成天跟工人在一起,安排工作進度,監督他們完成,閒暇之餘他會上網寫寫文章。但有段時間因為媽媽手術,於是他決定不再加班,早點回家照顧母親,趁空檔他開始在網路上書寫一些工作所見的實況,他回憶,當時寫了第一篇文章〈八嘎囧〉,其實只是單純想反轉一般人對工人的刻板印象,並且也已經做好準備與網軍筆戰了,沒想到這篇文章反而引起很多人的轉載及支持。後來,他又寫了第二篇文章為檳榔西施及娼妓平反,一樣獲得許多迴響,於是寶瓶文化的社長朱亞君留言邀請寫書,幾經討論,他決定專心寫作。書一出版獲得極大的迴響,完全在他意料之外,但仍舊維持工地工作的他說:「這兩年突然多了很多邀約和活動,覺得有點開心,但有點累。」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他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林立青,《做工的人》

耶穌和底層的人們站在一起
知道林立青是基督徒的人不多,尤其看到他對社會運動的參與及寫作的論述,彷彿與傳統刻板印象裡的基督徒有所差別。他說,尤其自己是在一個相對保守的教會成長,信仰雖然有時會與他的工作處境產生衝突,但至於為什麼會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他覺得這和耶穌的精神其實沒有違和,因為耶穌也是個木匠、是個底層工人、更是個積極社會參與者,尤其祂一直與底層的人站在一起,想到這裡,他就會特別有歸屬感。林立青習慣以《聖經》的角度看待事情,有時未必能獲得教會和主流社會認可,但每當他看見和自己一起做工的人們的傷口,他就為別人禱告。禱告前他必須理解對方的處境,於是為他人代禱的習慣,漸漸的變成寬容的能量,他也因此更懂得去理解別人面臨的處境及壓力。

他笑說,以前工作之餘寫作,工地的人都跟他說:「別寫這些啦!寫工人的事沒人要看。」等到書印出來,遇到貨車司機就跟他說:「你怎麼沒有寫運將的辛勞?」連挖土機司機都說:「怪手你沒寫到啦!」這本書出版之後,他遇到了兩派工人,有一派的人告訴他:「其實工人沒有那麼慘啦!」但有另一派的人告訴他:「還有更慘的你沒寫出來!」於是他開始思考要怎麼拿捏尺度,因為寫得不到位,有人有意見;寫得太清楚,又覺得工人被消費。

他疼惜這些一起工作的人,因為他們有情有義,他笑說,有時工人會聚集在宮廟前喝酒,身為基督徒的他能理解,因為那是他們的文化。經常在酒酣耳熱之間,他們會互相傾吐心事,讓他覺得很不捨這群用生命去換取金錢、辛苦生活下去的人們。更多的時候覺得他們也很可愛,會幫單身的他求姻緣線,這讓身為基督徒的他有點哭笑不得,但又覺得很貼心。

因叛逆獲接納而成為基督徒
關於信仰與工作的衝突,林立青曾寫過一篇文章〈七月十五中元祭,工地普渡好兄弟〉,他提到,工地有幾個特殊日子需要特別處理,例如:開工、上梁、破土、普渡,只有普渡具有大家群聚的一致性。在普渡完,他也常常會分到上面寫著「林主任」的一袋食物,身為基督徒的他,在信仰告白後,將這些食物分派他人,或顧門警衛、逃逸外勞、臨時雜工,或者聽從神的指引,作為另類恩典。

他回想起,有一年他把普渡食物給一位街友,但這人聽到他是基督徒,立刻表示自己也是,於是兩人又再去找尋另一位女性拾荒者。兩個基督徒一起看著對方雙
掌合十回以鞠躬時,這位街友說了幾聲「感謝主」、「讚美主」,就瀟灑離去。「至今不知這樣的我,在普渡時該如何自證信仰?」他如此說著。

談到信仰,林立青難得提及從小的成長環境,他說起自己出身在一個擺攤賣神像的家庭,而且家裡經常有人聚賭。某日有教會姊妹叩門傳福音,讓他和妹妹意外有機會參與教會活動,他說:「小時候只覺得那裡包吃、包喝、包玩,對教會耶穌和底層的人們站在一起因叛逆獲接納而成為基督徒的正面印象,讓爸媽沒辦法阻止我們去。」

一直到他國中二年級那年,因為常參與教會活動,感覺很快樂,所以在很自然地於台北市召會受洗成為第一代基督徒,他覺得教會和外面的世界很不同,少了壓制力,多了包容,因為自己叛逆,在教會卻獲得接納,所以感到很自在。也因為教友看起來都很體面、友善,教會常提供吃食、帶他和妹妹去郊遊、參觀,連媽媽都說上帝把他們兄妹照顧得很好,他們因而影響了媽媽,在5、6 年前也成為基督徒。

跟隨耶穌精神彰顯信仰價值
林立青表示,自己特別喜歡〈四福音書〉,跟隨耶穌的精神,他是個實踐派的基督徒,所以常將信仰化為實際行動,每到教會服事,不僅帶著教會孩子外出活動,喜歡烹飪的他,偶爾也教孩子烹煮,孝敬父母。喜歡孩子的他曾引用麥可• 傑克森的話語來表達自己服事的心情:「服事孩童就是造就自己,我覺得帶孩子是一件非常接近主耶穌的事,孩子們天真愉快的笑容,向我展示了每個人內在的神性。這種單純的美,好直接從他們心中散發,只想向人展現出來。」

林立青說:「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這些孩子或許是祂對這世間仍有祝福的見證。」他想效仿耶穌的實踐精神,每一次的奉獻,都讓他覺得離耶穌又近了一點,這點讓他很快樂。

對於孩子、弱勢和底層人們都相當關心的他,回憶當時創作《做工的人》每一篇章幾乎都在情緒非常不穩定的狀況下書寫的,因為會想到那些人的傷口及委屈,當面對這樣的情緒,他就禱告。基本上寫作對他而言,就是一種禱告,他寫下來,交給神,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而且能安穩的睡著。

現在的他,多半時候頂著安全帽、腰間掛鐵鎚、十字起子、美工刀等一身工地模樣,穿梭在台灣職災受傷死亡最多人數的工地中,工作雖然很辛苦,卻也在結束一天工作洗漱清爽後的他,回到基督徒加上作家的書寫身分。

他曾說,身為一個監工的寫作者,對他而言寫作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他知道有痛苦、有感受、有想法或有意見,但他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做起。寫這本書可以改變什麼嗎?他說,根本不能改變社會什麼。

但希望看過這本書的人,在未來遇到故事中的主角們,可以同理或用尊敬的態度面對他們。身為基督徒的他,深信就是要去到最弱小的弟兄中間,去理解、聆聽,與哀哭的人同哭,用生命彰顯信仰價值。他也時常反省,自己取得更多名聲與能力後,是成就自己?還是成就了他人?名聲和才能應該怎麼運用在社會需要的人們身上?他說:「自己所有的眼界都在祂的安排之下,這是身為基督徒該自省的事。」

讓耶穌的價值觀透過故事展開
熱衷於參與社會的他,除了星期日固定上教會外,工作之餘經常出席各項社會運動,面對台灣社會的困境,他提到如《絕望者之歌》一書中,那一群誠懇、直率、熱愛家庭、篤信上帝的人們,因文化的差異、社會的排斥,剝奪了這群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從這本書裡的故事反思台灣現象,並表示:真實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看出自己不同的觀點,一個故事可以從家庭親子、教育、勞工不同面向來看。

但若以階級的角度來看:當勞工面臨這問題時,我們的社會有沒有辦法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網?而台灣的教育能否提供一個願意努力的人機會,翻轉他原本出生的環境?面對台灣階級固化的問題,林立青也請大家思考:台灣社會流動性是否愈來愈低?財富愈來愈向少數人手裡集中?而菁英階層的人們在制定政策時,是否真正理但不管如何,就如他曾經說過的:「《聖經》中,耶穌一直與底層弱勢站一起,祂教導我們要愛做工的人、愛我們的鄰舍。」又如他在《做工的人》撰寫過程的心境,在代禱下,以書寫的方式紀念這些做工的人們,讓耶穌的價值觀也透過這些故事一一展開,讓更多仍未聽及、未蒙其眷的人能收到這份美好的祝福。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從沉寂到興起 非營利組織再造與新生
宣教是耶穌基督給予所有人的大使命,如何帶著使命召聚眾人委身,一同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如何讓曾經沉寂的事工單位再次活絡起來,並跨機構廣泛連結更多有志之士?在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的身上,看到了「再次站立」的美好榜樣。

◎我的一生 是軍人、毒蟲與牧師
「有些人需要打到48針,也許我還算幸運的。」如果認識黃惜時,大概會知道在他生命中幸運的不只如此。他對針頭早就不陌生;現在打針,是為了讓他的身體掙脫病痛的枷鎖,以前注入的,卻是誘惑他步向死亡的漿液——那是毒品,海洛因。然而上帝讓他戒毒成功,難道只是為了個人嗎?

◎愛的蝴蝶效應 我們不可迴避之社會責任
提到公益,或許你想到的是無止盡的付出和苦哈哈的募款人,然而,這個時代的公益事業有了更多創新與永續的可能,「社會企業」就是其中一種方式,為更多人帶來參與公益、改變世界的機會。文章中的他們所持之想法是如何由愛而生?又如何掀起這股蝴蝶效應?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從沉寂到興起 非營利組織再造與新生
10/時兆會客室──做工的人 林立青以寫作為祈禱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物聯網時代之全方位連結 (下)
20/新聞大耳朵──難以置信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心靈禮讚──彰顯上帝的作為
26/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調整你的生命態度(上)
32/宣教士的故事──我的一生,是軍人、毒蟲與牧師
38/穹光影像──《變身冤家》:擁抱彼此的靈魂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健康醫療──「養蛙」爆紅 紓壓、排解寂寞?!
48/復臨英語小學堂──無限供應
54/樂活人生──愛的蝴蝶效應 我們不可迴避之社會責任
60/紙上讀書會──論醫藥佈道 服務真詮新中文版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

2018年2月1日

藝週刊第261期:愛在他鄉 高更盛放生命的藝術

高更是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原本有優沃生活的他,因著對工業時期的抗拒,而離開溫暖的家庭與妻子。曾去過阿凡橋的他,後來到了他的原鄉大溪地,因而繪畫技巧有了極大轉變的他,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品。他不斷尋求原始的純碎,藉由與13至14歲的女孩們發生性愛關係,而尋求他所謂「肉體的奢華」,最後仍不敵貧困與疾病處境,結束55年的生命。

撰文/陳佳楓  
圖片提供/歷史資料
全文刊登於華人藝術網《藝週刊》第261期:連結


高更電影上映 生命歷程啟發人性
保羅‧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至1903年5月8日)是生於巴黎的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與梵谷、塞尚並列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他除了繪畫外,在雕塑、陶藝、版畫、寫作上均有很好的表現。因著社會主義先驅、女權論者的外祖母,以及擔任左派記者父親的影響,深深的影響他成年之後的藝術創作風格。

高更是在西洋美術史裡,被一般大眾所熟悉的藝術家,也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炒作最厲害的畫家之一,高更把整個印象派帶向未來,其崇高的精神以及藝術的追求,為許多人所崇尚。許多人關心他的不只是創作,還有他生命歷程對於人性的啟發也深深影響著許多人,這些故事不只是在畫作上的呈現,更發展成許多文學作品及電影。有著戲劇性的人生的高更,繪畫對他而言是逃離現實的方式,他透過生活、藉由藝術表現修行。

今年是高更去世第115年,隨著電影《高更:愛在他鄉》上映,他的生平故事又引起一股討論熱潮。電影中的高更是由法國影帝文森‧卡索飾演,導演找他演這部電影時,他非常興奮,覺得這角色很吸引他,所以他試著分析角色元素,與導演交換意見一起研究,因為他認為電影不只是一位畫家的生平,而是講述一個不肯向現實生活妥協的人生。文森‧卡索為了詮釋這個角色還因而學畫畫和雕刻;而電影製作相當用心,運用許多大提琴的聲音,表達反抗及心靈抒發的感受,也以許多動人的音樂表達高更的心靈深處。

藝術反省生命 到純樸農村重新出發
原本在巴黎小有名氣的高更,34歲以前高更是證券公司主管,對股票市場運籌帷幄,是非常成功的證券家,他娶了丹麥‧哥本哈根的富商的女兒梅特•蘇菲亞•嘉蒂(Mette Sophie Gad), 並生了五個兒女,所以他前期的畫作大多是家庭。這樣優沃的環境,高更好像沒有什麼理由悲慘?只是因為心中的孤寂感跟不快樂,他覺得自己愈來愈沒創造力,於是開始用藝術反省生命。

當時,對於現實社會感到厭煩,因有高度文明看不見原本的純粹,驅使他離開妻小、決定走自己的路,高更在1981年悲劇性的出走,離開非常穩定的生活,跑到法國西邊很偏僻的阿凡橋,希望在畫畫時找回自己。就藝術而言,大家認為他是個偉大的畫家,對於現實環境來說,卻很多人覺得他是個不負責任的丈夫與父親。

高更早期的作品畫面具韻律特質,但色彩運用仍很拘謹小心,但在他離開穩定生活後,他遇到畫家貝納(Bernard),為他的技巧作了一些修正和潤飾,而形成現代所謂的綜合主義(Synthetism)運動的理論基礎。從他離開巴黎、遠離文明後,可以從他的畫作中感受到,他重新獲得了平靜與快樂。在阿凡橋的時期,也影響到他很多巴黎好友前往,他們離開工業城市,到純樸農村重新出發,跟有著與土地相同的褐紅色皮膚人們相處,他們赤身裸體在樹下無憂無慮,靠著採集、打獵而生,歡喜時就席地而座的進行宴會。

尋求肉體解放 大溪地時期創作力豐沛
後來高更被一起生活的梵谷嚇到,又跑到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大不相同的大溪地,據說他當年賣了30張畫作,才買大溪地單程票,現代人稱那裡是他的原鄉。在大溪地他開始畫農村生活與農民的生活微小部分,過著天然純粹的創作生活,因為走入靈魂故土,激發他創作出許多充滿生命力的作品,也成為他藝術生涯最出色的階段。

沒想到他在大溪地邂逅原住民女孩伊娃‧奧拉娜‧瑪莉亞,娶了13歲的她。但其實他在大溪地連續與幾位僅13至14歲的少女發生性愛關係,引起許多女權主義者與反殖民主義者的憤怒。許多人會問,高更究竟在尋找什麼救贖,為什麼要離開優沃的生活到遙遠的荒島,尋求肉體的解放,他自己曾經說:「我要找回蠻荒肉體的奢華」。一直到現今,他仍然是充滿爭議的人物,找不到答案,或許是促使現代人仍不斷去思考追尋高更精神的因素吧!

1893年因為得到了伯父贈予的遺產、經濟狀況好轉,有機會回到巴黎,他趁機開了一次「大溪地」的畫展,但並未獲得當地民眾的清睞,於是忿而回到大溪地,那是一次破斧沉舟的選擇,伯父贈予的那筆錢,反而使他永遠離開了巴黎。

返回到大溪地的高更,不久後又遭受到貧困與疾病處境,但創造力仍是豐沛。後來的高更到了馬克薩斯群島度過餘生,生命的最後,他拄著拐仗的腿,包紮著骯髒的紗布,傷口流著膿。他身體疼痛,服用鴉片和嗎啡止痛,他曾自殺未遂,最後於1903年因心臟病發而去世,1848年6月7日至1903年5月8日,高更走完55年傳奇的一生,他的創作品直到死後才聲名大噪,現今還有許多觀光旅客前往高更埋葬於馬克薩斯群島上的Hiva Oa島弔祭他。

高更藝術創作 決不回頭的內心種子
〈大溪地女人,在海邊〉
這幅畫反映了高更創作的無拘無束,有別於以往狂亂的用色,〈大溪地女人,在海邊〉有著準確的明暗對比。據說高更晚年一直住在這天堂般美麗的島上,每天尋花問柳,過著如夢似幻放蕩不羈的生活。

〈市集〉
高更以激進卻又純粹的語言表達這幅畫,高更說:「同樣思考音樂性的功能,色彩則被召喚承擔在現代繪畫中」,這樣的繪畫風格,直接影響了許多後代的畫家,據說很多人因此讓想起古埃的壁畫形象人物。

〈永遠不再〉
這幅畫是畫家高更創作結合古典主義及原始野性,莊重與粗獷並重。創作這幅畫這一年,畫家高更的女兒艾麗娜死去了,他健康也受到了嚴重損害,從此不再與妻子聯繫,加上經濟拮据,最後陷入絕境。

〈你何時結婚〉
以綠、黃和藍色構成的畫面,用色明亮且呈現熱帶塔西提島景色,畫中後面那位女子穿著受西方影響的服飾,而有學者認為後者的手勢是佛教的手印,據說帶有恐嚇或警告的意味。

〈神秘的伊甸園〉
很多人稱這幅畫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畫這幅畫時,貧病交迫的高更精神以瀕臨崩潰邊緣,畫作表達高更理想中的伊甸園,在青綠色的氣氛圍中,由生到死的過程依次展開。

〈黃色的基督〉
高更直接用朱紅色或雲青色塗在畫布上做為底色,有意的讓顆粒表現,其構圖形體的安排、色彩的選擇調配,使得這一風格意義深長。此畫寓含宗教歷史意味,並和不列塔尼當地的景色相互融合,不同於一般宗教畫般嚴肅。


2018年02月:從神而來的智慧 馨香娜為美好家庭關係服事(宣教士的故事)

因童年家庭陰影的影響,讓馨香娜牧師在婚姻中充滿挑戰,身為宣教士同時是牧師娘的她,經歷長達15年的婚姻問題後,謙卑領受神的智慧與調整,親自縫補家庭破碎,至今她成為許多姊妹們建造家庭的模範,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

撰文/陳佳楓
照片提供/社團法人高雄市基督教慈善協會、吳苗珊




因基督教信仰 翻轉人生
印度「菲莉西亞孩童之家」(Felicia Kids Home)成立於2005 年,成立目的是為照顧失去親人、被拒絕、被拋棄的孩子們。孩童之家致力於營造家的氛圍,管理孩子們每天生活的細節和課業,使他們感受到溫情與舒適,並作為他們靈性發展的嚮導。孩童之家在2017 年夏天動土興建孤兒院,其主任馨香娜牧師來台勸募,並於許多教會進行見證分享會。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她出身環境與「菲莉西亞孩童之家」的許多孩子們一樣困苦,因為接觸基督教信仰而翻轉人生。所有人看到的她,是個擁有人人稱羨美滿家庭的牧師娘,同時也是牧師,但卻不知她在婚姻中也曾觸礁,因著神的調整與智慧,使她日後成為許多教會姊妹們建造家庭的模範。

渴望關愛 深切思念生母
馨香娜牧師出生在一個信奉印度傳統宗教的家庭,父母相信占星,而信命相師所言,她會帶給家人厄運且剋死父親,於是她出生後就被家人遺棄、丟在醫院垃圾堆裡。當時醫院有個護士,已有六個小孩、並收養三個,在回醫院上班時,發現存活的她,於是她成為第十個孩子。但收養她的護士在同年生病癱瘓了,後來的日子,護士的孩子們並未善待馨香娜,她過著被虐的生活、有永遠做不完的家事、無止盡的言語及家暴。她不知自己可以倚靠誰,也無法愛任何人,更不期待被愛。6 歲時她第一次嘗試吃老鼠藥自殺未遂,辛苦的繼續生存下來。

她回憶自己在三年級時,曾有個女人每個月都會帶25 元及一包小餅乾到學校看她,並親吻她整張臉,從未感受到愛的她,每個月都期待這人的出現。但三個月以後,卻不再出現,直到有天,老師才告訴她:「那女人是妳親生母親。」自此後,每當她生病、遇到挫折時,她很是思念母親。

上帝應許 不再孤單無依
相信所有詛咒、相信自己不被愛的馨香娜,直到15 歲那年某天,家裡有人拿了一本《聖經》給她,並說:「讀了就能改變生命。」有天她讀到某段經文:「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以賽亞書49:15 - 16)讓她生命大幅的改變,她探問來自《聖經》跟她說話的聲音:「祢看見我所有問題嗎?但祢為何袖手旁觀?我不認識祢,但我相信祢在跟我說話。祢就是我的親生父母,我要將我的生命獻給祢。」

自此後她擦乾眼淚,無論如何都要讀《聖經》,在讀經兩年後,開始聽見上帝對她說話,且遇到有位宣教士說:「如果有人願意為耶穌服事、獻上生命,我願意給予這人幫助。」於是她聽了這段話之後便離開了家,去尋找那位宣教士,但後來又被帶回家痛打一頓。18 歲那年某天,她又聽到耶穌對她說話,於是堅持離家投靠友人,開始到教會聚會、參與每場禱告會。信仰給她力量,帶她走出幽谷,在那期間她跟著教會去外地參加活動,因此認識了擔任牧師的丈夫蕭安東尼牧師,於20 歲那年結婚。

婚姻觸礁 懷疑聖經放棄禱告
但童年家庭陰影的影響,讓婚後的她在家庭中充滿挑戰。從小就夢想擁有自己家庭的她,結婚時很開心,但婚後的狀態卻讓她非常意外,她每天以淚洗面,度過約15 年的漫長時間,她非常想逃離婚姻、想喘口氣。但她心想,自己不是普通人,而是個師母,自己也在服事上帝,每個人都在看著她。

尤其自己身在印度,如果是個傳道者或師母,就會被認定是超級英雄,這讓她倍感壓力,當時的她沒有朋友、無人傾訴,常放棄禱告,也不想打開《聖經》;她曾懷疑《聖經》的話語對於自己生命沒用。她不斷的哭泣、心情很糟,雖然知道自己很愛家人,但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卻很困難,她不知所措,非常厭倦、極度軟弱。與丈夫的爭論、衝突、不尊重彼此,也讓愛幾近消失。她自覺得虛偽不真實,也覺得這個家不能成為虔誠的家。當時孩子正就讀小學時,有天聚會,她沒去教會,一個人離開家裡、走到沒人認識的地方,痛苦到想自殺。

但那天她正好看到佈道節目,有位宣教士說:「最偉大的領袖,也會犯最大的錯誤,但上帝會修正、恢復他們,並幫助他們重新再起。」那天她不斷哭泣,並且問上帝是否在對她講話?「那天我告訴上帝:『我每天禱告、順服祢,想奉獻一切,但夫妻之間怎會是如此?』是我嫁錯人嗎?不是呀,上帝告訴我丈夫,我是祂揀選的妻子,且我為了婚姻尋求神很久。但為什麼婚後我們卻討厭彼此?」

謙卑以對 以神的智慧建造家庭
在一陣問答後,上帝對她說:「我要讓妳生命華美,並藉由妳的婚姻祝福許多人。」她問神到底要多久,這麼糟的狀況已經維持12 年了。上帝告訴她:「請再等候,要有盼望,我必定賜給妳力量。」於是從那天起,她擦乾眼淚專心仰望神。她曾讀到:「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言14:1),恍然明白,原來《聖經》說智慧婦人才能建立家庭,但她又自問:「但是我沒有智慧。」馨香娜說:「《聖經》又告訴我們: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箴言2:6)原來我們可以從神領受智慧,當一個快樂的婦人,在每一個事件中仰望神,領受祂的智慧處理每個事件。

而智慧是從上帝的口而出,上帝想賜給每個人,但是有條件:當上帝責備、糾正我們時,我們不可悖逆、要柔軟,並得告訴上帝:「我願意,願上帝改變我們。」就算那件事我們做對了,但為了家庭的和睦,我們仍願意在神的面前謙卑。馨香娜回顧從前的自己,悖逆、不想順服,但上帝說:「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我要把智慧澆在妳身上、把我的話指示給妳。」於是為了家庭和樂,她願意謙卑讓神糾正自己。她說,《聖經》從來沒有說過錢可以建造家庭,建造家庭是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知識、聰明。

承諾委身 縫補家庭的破碎
因為她知道自己得開始揀拾家庭的碎片,但要撿東西前,必須彎下腰。上帝要我們捨己,捨去自負、驕傲、憎恨及自視甚大。於是,馨香娜謙卑到上帝面前告訴祂:「我願意,願為家人捨命。」她說,如果妳願意捨己,讓「自己」死去,耶穌有復活的大能,會讓我們復活。又尤其她的長子是個禱告的孩子,但因為常看父母爭吵,有天到她面前問:「媽媽,我們家有沒有和睦呢?」於是她更是決定,不管對或錯,都要閉上嘴,讓家裡不再

有爭吵。從那天在上帝面前,承諾自己將委身,並求上帝請賜給她力量,從那天開始,她不再跟丈夫吵架。她笑說:「但那時我不快樂,因為還是會很想吵架回嘴。」慢慢的她發現自己改變了之後,孩子開始有歡樂、安全感,家裡也出現平安。

後來她領悟,建造家庭的自己應騰出空間邀請神同在。當看見一個像大山的問題,但願意閉嘴不吵架,這時神的同在就會臨到家裡,問題的大山將會變小,直到完全消失。那全是因身為妻子的決心。她笑說:「一定有很多姊妹會問:為什麼不是我的丈夫去做。因為《聖經》說了:『智慧婦人建立家室。這很困難,但並不是不可能做到。』」

後來的馨香娜開始不去討論問題的本身,只是專心仰望神,因為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從神而來的平安,要能夠原諒丈夫,而不是要求丈夫,因為丈夫不如神完美,耶穌才是我們靈魂的戀人。馨香娜牧師分享〈以賽亞書〉54 章5 至6 節,並且說:「妳真的愛耶穌?想讓祂喜悅嗎?很愛,因為祂也很愛我。」後來的她,不管看到自己丈夫做什麼,都愛他,也只想讓他開心!並且想要帶他到神面前,求神觸摸他。「我沒辦法做到的,神能做到」馨香娜說。

她回憶,以前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給丈夫喝,但茶喝沒幾口,就吵起來,她曾經很生氣的告訴丈夫:「我再也不跟你喝茶了。」以前這樣吵一整天,也感覺不到愛,更別說怎麼讓丈夫快樂了。

後來的她,每天起床不是先為丈夫泡茶,而是先跟靈魂的戀人耶穌說話,先讓自己開心了、有喜樂,領受祂的智慧,接著完成禱告再去泡茶給丈夫,且在他喝茶時,不跟他吵架。漸漸的他們不再吵架,可以交談了。她說,當我們領受從神而來的智慧後,有時就算不懂丈夫的邏輯,仍會閉上嘴巴,等候神,必定重新得力,這樣我們的智慧就會每天加增。一切只因我們對神的愛,因我們愛靈魂裡的丈夫,那位真正的「丈夫」。

婚姻的主 把問題帶到神面前
她經常提醒自己,讓丈夫和孩子開心吧!自己也就開心了,因為那是自己的家,一旦捨己,讓「自己」死了,耶穌的恩典會讓你復活,並幫妳建立一個家。專心仰望耶穌,祢是我生命的主、婚姻的主。因著自己的犧牲、閉嘴、絕不吵架,家庭就會漸之美滿,那天一定會來到。

現在結婚22 年,擁有兩個敬畏神、想服事神的兒子,她家庭美滿了,馨香娜說:「我現在不想自殺了。從做出捨己的決定後,我做一個合乎上帝心意的人。丈夫也許不會記得妳做了什麼,但上帝會記念我為這個家做出的捨己與奉獻。姊妹們,妳的家庭就是妳的教會,妳因著教會捨己,而耶穌為祂的教會捨己。一旦妳死了,祂必定使用大能讓妳復活,當別人看到妳時,那不是妳,而是一個被上帝復活的人。」

她說,現在她的兒子喜歡回家,因為家裡有天堂。每當看到自己的兒子,她對神就充滿感激,那不是自己可以做到,而是神的恩典賜下的智慧。「我們得把神擺在第一位,把家庭的問題帶到神的面前,為解決問題祂會給妳不一樣的方案。」
她又分享:「義人所結的果子就是生命樹;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箴言11:30)她說,上帝是生命樹,在樹上有各種果子。

當我們看到聖靈果子,祂是我們真正的丈夫,在祂的樹上有慈愛、有善良、有忍耐,我們得在樹上摘下果子吃下,我們裡面便充滿聖靈的果子。妳會相信生命樹的語言,喜樂、幸福、忍耐、如何彼此相愛,妳得相信耶穌可以建立妳的家,祂是你家的主、婚姻的主。

我們身為婦人建造家庭需要這些果子,如此魔鬼就會遠離我們。我們繼續忍耐、原諒、操練,就能催毀魔鬼的詭計。我們不斷建造家庭,有天看著家庭會心生喜樂。而我們因著自己謙卑、親自縫補家庭的破碎,祂將會為我們打開門,讓我們成為別的家庭的祝福。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NPO/NGO找出無限可能
邀請年輕人投入NPO/NGO工作,「或許這是一條窄路,但是踏上這條路將能得到很多嘗試與學習的機會,能讓人生有更豐富的體驗和得著!」方勇升說。另一種能讓NPO/NGO工作更具魅力的方式,則是從「教育扎根」。讓每個生命能在年輕時注視此議題,知道關注他人需要的重要性,這不只是理念傳達而已,藉著打開青少年眼界,就有機會反過來影響身邊的大人!

◎年節"龐德"飲食 適合代謝症候群
為了健康,現代人無所不用其極追求各類能促進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更是當中的翹楚,尤其華人以「食」為天的日常,當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流行一些健康食物,諸如:地瓜、洋蔥、大蒜、番茄等,但你以為只要單獨且大量食用,就可以預防某些疾病嗎?而這些食物真的適合你的體質?!

◎繪本創作的延伸 台灣三大幾米地景藝術
幾米筆下描繪的每個人物,都像你我的化身:都會男女孤獨、疏離的心靈,讀其作品,就如同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祕密。將近20年來,許多人在城市無處可逃時,就會躲進幾米的繪本世界裡。他由衷希望能讓現代人對死亡的恐懼不安、被囚禁的壓力、孤寂卻渴望尋找真愛、為大人及孩子撒下夢想種子……,讓每個人都在努力向上中正面思考,回到本心初衷美好,找到重獲新生的彼岸。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NPO / NGO找出無限可能
10/時兆會客室──雙重身分見證神 洪成昌導演的信仰之旅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物聯網時代之全方位連結 (上)
22/新聞大耳朵──聖誕與新年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心靈禮讚──因為耶穌
28/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神使用的關鍵人物(下)
32/宣教士的故事──從神而來的智慧
38/穹光影像──《與神同行》: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健康醫療──年節"龐德"飲食 適合代謝症候群
48/復臨英語小學堂──看不見的國度
54/樂活人生──繪本創作的延伸 台灣三大幾米地景藝術
60/紙上讀書會──不戰的勇士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

2018年02月:繪本創作的延伸 台灣三大幾米地景藝術(樂活人生)

近20年創作50多本成人繪本的幾米,
在台灣地景藝術促進觀光的運用下,
紛紛出現以繪本故事為主題的公園及地景藝術。

撰文、攝影/陳佳楓




最初由宜蘭縣政府策畫的主題公園及轉運站引起熱潮;接著以繪本故事為主題的公園更出現在南科及台東比西里岸,成為吸引旅客遊覽的重要因素。

逃離工作 企圖做美好的想像
開啟台灣成人繪本市場、作品打動了無數讀者畫迷,且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台灣繪本作家幾米(Jimmy),本名廖福彬,擅長透過城市的隱喻探尋生命真諦,看似寂寞的作品,卻超越恐懼及生命;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像是你我身邊人們的化身;描繪出都會男女孤獨、疏離的心靈,讀他的作品,就如同在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十幾個國家的語言,讀者遍布海內外,至今發行50 多本書籍,但擁有現在的地位,是他不曾夢想過的。

小時候會畫畫,但對於畫家職業很模糊,況且台灣的家庭並不鼓勵孩子成為畫家。直到快上大學時,才發現有這樣的科系,在考試前三個月去學了素描,就這樣糊里糊塗的考上美術系。因為沒有基礎,所以大學時期很辛苦。大學畢業進廣告公司的他,是一個很快樂的人,但不是一個擅長與客戶溝通的人,也不喜歡開會,於是12 年的廣告生涯下來,他開始覺得疲憊、有壓力、想逃離。

他心想,12 年的廣告生活,累積了很多共有的作品,但真的很希望可以有自己獨立的創作品,於是他開始從事插畫創作,在報章、雜誌上露出,因為當年年輕,沒有思考生計問題,就捨棄廣告行業,逃離壓力,企圖進入一個美好的想像。

不料經過一年,他某天醒來大腿劇烈疼痛,幾經轉院,才發現是血癌(白血病)。那是1995 年,對幾米而言是生死關頭,剛新婚的他辭去廣告工作,經濟來源仍在茫然中,卻得面臨命運殘忍的審判,幸好女兒的誕生,為他帶來一線曙光。他躺在醫院接受一年的積極治療,出院後面臨的是更直接的恐懼,對未來無知的害怕及生計的問題。經過一年他開始承接插畫創作的案子,也陸續有出版社探詢他的意願,直到某一階段他突然感覺生命太倉促,於是答應出版社集結作品,留下一些紀念,當時只是單純的希望女兒長大可以看到。

幾米世界 故事映射人心
1998 年他出版第一本書《森林裡的秘密》,當時活在生病的陰影及生命破碎的恐懼下,他有很多話想傾訴,於是常坐在窗台前漫無目的的書寫故事,心裡的感受一頁頁的畫出,搭佐簡短卻精準的文字。最初創作只為自己豐沛創作的欲望,他說:「因為我們無法探尋別人的喜好。」或許是如此的誠實與誠懇,書籍一出版就打動了許多人的心。同年又發行《微笑的魚》,幾米說:「當年因為市場上沒有這類型的書,因緣際會就成了大人的繪本書。」

那年40 歲,知道自己有一些恐懼、憂傷、害怕,但並不知自己有這樣的能量創作這麼多作品,在創作前幾本書時,他有一種無法壓抑的創作靈感浮現。但後來因為揹負「幾米」名氣的壓力,創作成為他的工作,所以他必須開始努力抓住生活的靈感,賣力創作,這是兩個不同階段的幾米。

將近20 年來,許許多多的人,在這個城市無處可逃時,就會躲進幾米的世界裡。因他擅長運用城市的空間,表現人們內心的疏離與孤寂;畫裡的城市,如迷宮般令人迷惘困惑。這些人們渴望愛與被愛,充滿著矛盾與掙扎,卻在迷宮般的城市裡迷失了未來、也走失了自己。訴盡了世代裡人們的孤獨又寂寥的心情,進而映射許多人的內心深處。

重獲新生 宜蘭幾米廣場與幸福轉運站
因此,應用地景藝術促進觀光,由2014 年宜蘭縣政府打響第一砲「幾米主題廣場」,位於宜蘭火車站的南側,原是瀕臨廢棄的鐵路局舊宿舍區,後經縣府重新規劃整建,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築與老樹綠蔭,更置入出生於宜蘭「幾米」所創作的《向左走•向右走》、《星空》等繪本中出現的人物、場景的裝置藝術,後來成為許多觀光旅客拍照的著名場景,也是全台灣第一座幾米主題廣場。

《向左走向右走》曾在網路興起的時代下,掀起一陣風潮,感動許多人,書中的男女主角,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如此靠近卻總是視而不見,那場景被搬到現實生活中,佇立於宜蘭車站的人潮往來,表達出城市裡孤寂的男男女女,夢想著尋找真愛。《星空》,以失去自由的籠中鳥,隱喻在疏離城市裡的孩子得不到原本屬於自己悠遊自在的空間,進而映射內心倍受城市壓力的囚禁,藉由鯨魚描繪身處都市人對死亡的恐懼不安,卻在鯨魚的身上找到重獲新生的彼岸。

後來宜蘭的轉運站,又以幾米的繪本為主題,將閒置的台汽宜蘭舊站打造成童話世界,站裡擁有粉紅象溜滑梯、 12 公尺高的長頸鹿,還有虛擬實境體驗館,可以跟繪本中的主角互動。幾米分享有時回到故鄉,看著廣場上許多拍照的大小朋友,他心裡總湧起一股衝動,想飛奔前說:「這是我畫的!」他靦靦的笑說:「應該沒有人會相信幾米是我吧?」

許個願望 南科湖濱雅舍幾米主題公園
在台南科學園區接近台積電廠區的湖濱雅舍前(善化區南科七路與三抱竹路交叉口)遠遠就能見著有個可愛的公車站牌,循著站牌發現這裡也有個幾米主題公園,是依照《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中人物所打造。「沒有不勞而獲的祕密,只有實現願望的勇氣!」《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故事主軸敘述,有個小男孩做了一個夢,看到一個男孩阿拉丁在海邊撿到一隻大茶壺,他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直到傍晚阿拉丁準備回家時,大茶壺依依不捨,因為阿拉丁是唯一不以它是神燈、而拚命在它肚子上擦拭的人。

但阿拉丁的媽媽不准他亂撿東西回家,除非大茶壺是一個可以許願的神燈。這個小男孩很好奇,為什麼人們那麼想要許願呢?許了願望該怎麼實現?引發一連串的想像。來到南科幾米主題公園,在入口便可看到灌概希望的小男孩;在公園角落可看到小貓攀附在告示牌上,寫著「願望盛開.許諾之地:在土裡埋下一顆夢想種子 , 每天許下一個小願望並且認真的實現,種子就能夠得到賴以維生的養分,長出美麗的愛心樹葉做為我們辛勤澆灌的回報。」

南科幾米公園雖迷你,色彩繽紛可愛塑像增色不少,提供許多在南科工作的人們,在通勤往返間伴著這些塑像,如同看見每天辛勤澆灌、努力的自己,走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每天許下一個小願望認真去實現。尤其這溫馨的小公園,每天傍晚是親子的休憩空間,也是週休二日野餐踏青好景點。

盼望的羊 台東比西里岸幾米社區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社區的濱海小部落Pisirian,原意是「養羊的地方」,後被譯為比西里岸,在古早以前,許多阿美族人在這個地方放養羊群,因此得名。部落中有廢棄房舍,其外牆塗滿相間的暖色調線條,仔細一看有好幾隻跳躍的幾米風格的羊兒,這是由部落的孩子們一同參與完成,其中羊兒雀躍的姿態,就如同在部落中奔跑的孩子們,充滿朝氣與生命力。

這樣的用意,主要因部落人口不斷流失,許多年輕人選擇到台北或是西部工作,留在家鄉的族人,希望藉羊兒提醒這些出外的孩子們,不要因為社會化的浸染,而忘記自己原本真正的模樣,不管如何,孩子們一直都是部落裡被盼望著的小羊。比西里岸也是近年來必訪台東的景點之一,這個簡樸的小部落中,藏有11 幅幾米的塑象,是以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主角女孩小米與狗兒阿吉為主題。描述痛失好友的女孩,在赴約途中回憶往事,並傾訴著自己快樂、煩惱與祕密。好友的家人用溫暖迎接女孩的到訪,一同跳舞,女孩知道就算時光冉冉,但那些共同經歷的時光、情感永遠都不會消失,美好的想念會成為最強大的力量,回到想念者當中。故事中有一些憾動人心的對白與獨白,如:

「我們會不會都是上帝不小心做壞的小孩呢?」

「迷路就是走路的一部分」

「以前我以為,那些帶給別人歡笑的人,從來不會有哀傷。現在我才知道,有些人在最難過的時候,還是會努力帶給別人快樂。」

「抱著這個約定好久好久之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出發了。」

這溫馨的故事引領著遊客跟著小米與阿吉一起走進比西里岸部落的生活。有別於其他城市的幾米主題公園,這裡相對寧靜,走進簡樸的社區,走進幾米的故事,感受山海環抱的風情,讓我們一同與小米和阿吉經歷一個永遠不會消失的美好時光!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NPO/NGO找出無限可能
邀請年輕人投入NPO/NGO工作,「或許這是一條窄路,但是踏上這條路將能得到很多嘗試與學習的機會,能讓人生有更豐富的體驗和得著!」方勇升說。另一種能讓NPO/NGO工作更具魅力的方式,則是從「教育扎根」。讓每個生命能在年輕時注視此議題,知道關注他人需要的重要性,這不只是理念傳達而已,藉著打開青少年眼界,就有機會反過來影響身邊的大人!

◎年節"龐德"飲食 適合代謝症候群
為了健康,現代人無所不用其極追求各類能促進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更是當中的翹楚,尤其華人以「食」為天的日常,當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流行一些健康食物,諸如:地瓜、洋蔥、大蒜、番茄等,但你以為只要單獨且大量食用,就可以預防某些疾病嗎?而這些食物真的適合你的體質?!

◎繪本創作的延伸 台灣三大幾米地景藝術
幾米筆下描繪的每個人物,都像你我的化身:都會男女孤獨、疏離的心靈,讀其作品,就如同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祕密。將近20年來,許多人在城市無處可逃時,就會躲進幾米的繪本世界裡。他由衷希望能讓現代人對死亡的恐懼不安、被囚禁的壓力、孤寂卻渴望尋找真愛、為大人及孩子撒下夢想種子……,讓每個人都在努力向上中正面思考,回到本心初衷美好,找到重獲新生的彼岸。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NPO / NGO找出無限可能
10/時兆會客室──雙重身分見證神 洪成昌導演的信仰之旅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物聯網時代之全方位連結 (上)
22/新聞大耳朵──聖誕與新年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心靈禮讚──因為耶穌
28/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神使用的關鍵人物(下)
32/宣教士的故事──從神而來的智慧
38/穹光影像──《與神同行》: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健康醫療──年節"龐德"飲食 適合代謝症候群
48/復臨英語小學堂──看不見的國度
54/樂活人生──繪本創作的延伸 台灣三大幾米地景藝術
60/紙上讀書會──不戰的勇士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

2018年1月2日

2018年01月:上帝是生命導演 電視劇 一把青導演 曹瑞原絕望中重回主懷(人物專訪)

認為創作者不該被框架設限,所以受洗17 年的曹瑞原導演一直抗拒與主連結,直到拍攝知名電視劇《一把青》時,一億六千萬的資金缺口,讓他在戲裡戲外見證上帝之名。親近上帝之後的曹瑞原說:「很奇妙,我反而覺得更自由,生命因此更寬廣。」

撰稿、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台北創造電影有限公司、許培鴻




受洗17年 抗拒與主連結

由曹瑞原執導的《一把青》是一部見證中國空軍與其眷屬的故事,描寫對日抗戰時期直到國共內戰期間的愛恨情仇。曹瑞原說,當初會拍攝這部電視劇,純粹是想為台灣做一點事,也認為那世代的人們深深影響了整個台灣,直至現今這個世代,然而他們已漸凋零,因此想藉著戲劇記錄這一切,另一方面也盼為台灣的影視環境注入新希望。

播出後引起熱烈迴響,獲得5 項亞洲電視大獎,並在2016 年的金鐘獎入圍13 項提名,且一舉囊括6 項大獎,曹瑞原也奪得了最佳戲劇節目導演獎。他一上台領獎就感謝主,後來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這一切都源自於上帝,祂才是真正的大導演。」原來《一把青》拍攝前,曹瑞原曾經歷極大的痛苦,讓受洗17 年一直對信仰無感的他,因著《一把青》才真正經歷神蹟、感受上帝的慈愛。

當年因為二姊信主的關係,讓大姊、媽媽等一家人陸續歸入耶穌基督名下,而曹瑞原則是因為媽媽的期望才受洗。表面成為基督徒,但心裡一直很抗拒與主連結,因為覺得自己是創作者、藝術家,應該要能自在的創作、發表內在的想法,不想被思想框架限制住。甚至回家時看到姊姊與妻子和家人們圍成一圈在禱告,他甩門就走。他說:「當時的自己很驕傲,不想乖乖坐在那裡聽牧師講道,也認為自己的工作經歷可以勝過那些道理。」但17 年來,上帝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他、打擊他,直到將他挽回。

與上帝對話 換得一覺好眠

當時《一把青》拿到文化部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六千萬補助,許多人羨慕他,但殊不知這部戲需要一億六千萬以上的資金。原本有家電信財團要與他合作,卻在開始建景及找齊工作人員後,投資公司臨陣脫逃。當時他已抵押房子借款,也跟大學同學借錢,並花掉文化部補助的其中一千五百萬頭期款,頓時陷入負債五千多萬的膠著狀態裡。若繼續拍攝,還差一億多元的資金;若放棄拍攝則得認賠五、六千萬。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他完全顧不得導演的工作,一直打電話找資金,仍毫無進展;雖有中國資方願意投資,但他卻害怕失去戲劇的詮釋權,於是好幾天無法入眠,不知所措的他,當時只能打電話給一位姊妹,請她代禱。

某日清晨五點多,他對主說:「上帝,我求祢來。」當時突然有個清楚的聲音告訴他:「我在這裡,我已在動工,把重擔卸給我。」一開始他以為自己在幻想,卻又很清醒的感受到有個很溫暖的氣場覆蓋著自己。

他問上帝:「我應該快樂嗎?」「你該喜樂,因你有我。」不確定這聲音到底是不是上帝,內心又有著很大的焦慮,於是他繼續問:「我該做什麼?」

「專注你的工作,並且凡事依靠我。」聽到這段話,他的心被打開了,覺得自己被看見、被了解。他終於確定這聲音來自上帝,他接著說:「求主祢擁抱我。」接著他感受到四周的寧靜,有一股力量包圍著他。

他又說:「主,我求祢祝福我今天的每件事。」

「依靠我去做每件事,我必成就。」當時在主懷裡痛哭之時,很不甘心,他只是想藉這部戲裡的故事,去感動大家學習包容及融和,並且把台灣的影視信心找回來,然而單純的拍攝動機卻讓他遭受到極大的苦痛及憂傷。

所以他又問:「主,我做這個事情是對的嗎?」

「你太衝動,你沒有求告我。但我會賜福給你。」

他還是心急的問主:「那《一把青》的未來會是什麼?」

「凡事依靠我。」此時他感覺心情很平和,又有一個聲音對他說:「你要睡得飽足,今天我要成就大事。」

可是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兩次:「主, 我可以跟中國大陸合作嗎?」主卻一直沉默,但祂離開前還是告訴他,會成就今天所談的事。

或許是因為上帝要他專注於自己導演的工作,讓他覺得找到依靠,四周逐漸安靜下來,得到撫慰。果真一覺好眠後,便和中國談合作,雖然那是眼前唯一的機會,
但他仍選擇放棄合作,也讓他再度陷入黑暗之中。


企業主粉絲 上帝派來的使者

後來,遇到立法委員陳學聖及書法家董陽孜老師,皆聊及資金膠著的問題,沒想到兩人都願意幫他找企業主,更巧的是,兩人所提的企業主居然都是同一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童董事長主動來訊,表明自己是曹導演的粉絲,非常喜歡他當年拍攝的《孤戀花》電視劇。於是他們約好在董陽孜老師舞台劇的記者會上碰面。隔兩天在信義誠品的記者會上,卻一直不見童董事長,後來秘書來電說董事長因大雨在關渡堵車,無法赴約了。

失落至極的他看著天空上帝的臉,不吵不鬧,對祂說:「主啊,如果這是祢的旨意,那就這樣吧。」熬到記者會結束,他準備順道載董陽孜老師回家,兩人一走到大門,門一打開,眼前突然出現童董事長匆忙的走來。就在那天,不到半小時的時間,童董事長答應補足他一億多元的資金缺口。

賞賜在於祂 為榮耀上帝而拍攝

他突然明白,上帝表面殘酷的對待,背後卻有著極大的慈愛。一切都在上帝的手裡,我們只要完全的順服及交託,祂會在我們身上動工。曹瑞原說,我們最難、也一直在練習的,就是信心與交託。我們常血氣方剛,想完全憑熱忱做事,可是卻忘記了一切賞賜與收回的權柄都在於祂,並且我們還經常用人的智慧跟能力跟主宰者對抗。

從小所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人定勝天,讓我們不懂得謙卑、也不懂得自我的渺小。現在的他卻覺得「人定勝天」會把地球推向毀滅。在童董事長的協助下,《一把青》順利開拍,曹瑞原全神貫注在拍攝工作。他說:「每當失去熱情、感到厭倦,會突然有聲音告訴自己:『你應該拿戲裡的每個畫面去榮耀主。』」他就會重燃希望與力量。

曹導演回憶當時為了《一把青》的劇情,需要一個民國時期南京女子大學的場景,為此跑了中國好幾個地方,都找不到合適的,再次陷入膠著。有次他在台南的路上,眼前快速出現一棟建築物,他與助理趕緊倒車回去,原來那是台南神學院,他驚嘆:「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地方!」只有這個景才能讓戲繼續拍攝下去。後來果然順利借到了,台南神學院還同意讓他們把校園裡的花圃改建為水池,並且不需要恢復。

恩典卡預告上帝的美意與安排

拍攝到第三個月時,他已然感受到《一把青》的力道及感動,也相信這齣戲一定會成功。在那時,他有機會與之前為他代禱的姊妹吃飯,姊妹告訴他,為他代禱時正好是聖誕節,於是就在教會幫他拿了一張「恩典卡」。他打開一看,淚流滿面。卡片上寫著:

「我親愛的孩子,你手中的線斷了,也飛走了。你說,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的心血,結果卻是這樣。孩子我知道你的失落和痛苦,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要重新得力,並要如鷹展翅上騰!請轉向我,不要為失去的而喪氣,我就把更大的風箏和更粗的繩線交給你,我要把更好的賜給你。跟隨我,我要帶你超越顛峰、翱翔天際,得著我在基督裡為你預備的豐盛祝福。深愛你的天父上帝。」

這張恩典卡的內容完全符合他那時的狀態,也讓他完全明白上帝的美意與安排。他回憶過往,自己走上導演這條路,彷彿也是上帝早已經安排好的。他說,爸爸在他五歲時就過世,擔任小學老師的媽媽獨自帶著四個孩子,有時候姊姊們在宿舍寫功課,媽媽會帶他到音樂教室,在夜裡彈鋼琴,邊彈邊哭,那種生命的孤獨感,也讓他的成長過程有了比一般孩子更多的體會,並造就了他的敏感與觀察力,這是身為一位導演所需要的特質。

他還回憶,小時候媽媽外出,常常會把他放在閣樓,每次醒來他就會從隙縫裡看到隔壁戲院的大銀幕,並聽到戲劇的對白與主題曲。也許是這樣的童年經驗影響了他後來對影劇的喜好。大學時期就很喜歡攝影的他,畢業後順利成為一家公司的攝影助理,受到老闆賞識,很快獨挑大樑成為攝影師。在畢業後五個月左右就入圍金鐘獎攝影項目。工作五年後,轉從事影視企畫,再進一步擔任製片,而後成為導演。

每個事件都是上帝的禮物

回憶起生命有過幾次的困難,例如媽媽生病時,他放下工作照顧逾二年,當時心裡曾有抱怨,覺得自己的時間就這麼被消磨掉;還有一次,在澳洲念書的兒子因故吃上官司,長達半年,他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為孩子奔走,還曾累到在路邊睡著,也常不知所措,只能透過禱告倚靠上帝,後來事件落幕兒子全身而退,並從受害者敘述中重新認識自己孩子的良善。

「一開始遭遇事件都會怨恨,可是後來發現每個事件其實都是上帝想透過這經歷,要讓你得到一個最美好的東西。在信仰裡並不是讓我們一路順暢、全無障礙,而是上帝會透過每件事及困難,進而改變我們對生命的看法。我們的生命是上帝所工作的園地,在還未到達目標時,我們就已經是上帝所愛的了。」

曹導演說,很奇特的是,自從經歷、親近上帝後,以前悲觀的他,開始變得有信心、有盼望;以前怕被限制的自己,反而得到了自由,生命因而更寬闊。




悅。讀。行。旅

2018年充滿恩典祝福,為了讓讀者有更多元、豐富的智識資本,我們在64頁的內容中,優化了三個新專欄,包含「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復臨英語小學堂」、「宣教士的故事」,希望從不同面向的採訪報導,能更加深、加廣您的閱讀視野,拓展及豐盛屬靈生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需求,讓您與親友都能獲得身心靈的全面健康!

時兆月刊執行編輯
由鈺涵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NPO / NGO大藍海 投入組織展現自我與熱情
10/時兆會客室──上帝是生命導演 曹瑞原絕望中重回主懷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
18/新聞大耳朵──你有多寶貴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心靈禮讚──主真的存在!
24/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神使用的關鍵人物(上)
30/宣教士的故事──神恩呼召 活出美好恩典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健康醫療──年終壓力大 過敏全身發癢?鬧胃痛?
42/復臨英語小學堂──傳揚福音
48/樂活人生──上帝送給孩子的好禮物 台灣希望之書
54/樂活人生──找出你的"軟實力" 發掘正能量孩子未來更美好
58/紙上讀書會──冬天不再心驚驚 8大要點防猝死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

2018年1月1日

2018年01月:上帝送給孩子的好禮物 台灣希望之書(樂活人生)

1986年哈金司包柏(Bob Hoskins)牧師有感於上帝的話語需被認識,進而組織團隊編寫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要閱讀對象的《希望之書》。

2003年柯淑冠因回應神的呼召加入哈金司牧師的團隊,開始台灣地區「希望之書」的推展事工。提供協助教導兒童,成為能夠聆聽、回應神聲音的人,使孩子能夠明白、認識,並經歷神為他們預備的美好計畫及呼召。

撰稿、攝影/陳佳楓 圖片提供/柯淑冠




上帝話語 包裝成書當贈禮

前陣子許多孩子都收到「希望之書」機構的消息,他們免費贈送給孩子們聖誕版的《兒童希望之書》作為禮物。在這背後有五位可愛的同工,馬不停蹄透過學校、教會等機構,將這份帶著祝福的禮物送到每個孩子手上,至今已送出三十餘萬冊。

「希望之書」創辦人哈金司包柏(Bob Hoskins)牧師深信上帝的話語需被認識,進而在世人的生命中產生果效,於是結合團隊編寫了《希望之書》,將人類歷史中最具影響力的福音故事,以簡單易懂的文字,透過平面書籍、電子軟體及影音,將其帶給兒童及青少年。

哈金司牧師是一位擁有超過50 年宣教和福音書籍出版經驗的美國宣教士,在1986 年時,哈金司牧師有感於許多孩子年幼時就因遭到戰爭、疾病、飢餓、毒品、性開放等影響,而走上歧路甚至喪失生命。因而意識到社會風氣、道德改善的重要性,於是開始對教育有極大的負擔。哈金司深信記載上帝話語的《聖經》,是祂給予世界最基本的根基,也相信《聖經》的信息是人類唯一的希望。他認為當上帝的話語被了解及遵從時,可以為世上任何問題為提供最佳解答。

因《聖經》對孩子們來說是一本又大又難懂的書,為了讓他們能夠容易了解上帝的話語,哈金司牧師召集了一群教育專家,將耶穌個人的品格和教導,設計成一本書,幫助孩子們用很快又簡單的方式了解,並建立起強健的品格和價值觀,從而有能力做出對生命良好影響的決定,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一把鑰匙 開啟教會復興的門

「希望之書」目前在世界179 個國家都有服事人員,每個國家都有編譯團隊當年因為哈金司牧師從神召會退休來台灣尋找同工時,最先從神召會現有的人脈開始行動,於是許多人誤以為「希望之書」隸屬於神召會,但其實它是一個跨宗派的非營利機構。

1999 年,哈金司牧師來台灣找到了在台南神召會協助青年事工的柯淑冠,她曾經是電子公司的國際業務,所以外文能力佳。但她還沒有預備好,只想幫忙翻譯和校稿,且個性保守的她不敢接下開拓台灣地區「希望之書」的事工,因此沒有答應。2000 年時,她生命出現轉折,在禱告時清楚得知神對她生命的呼召是服事兒童和青少年。在一次長達三週的菲律賓特會活動中,師母為她禱告時,她看到一個奇特的景象,因而再次被提醒,當時她心裡有數,感動得直掉淚,但回台後仍把這事放心裡,沒跟任何人提起。

直至2003 年初時,神將一把鑰匙交給她,要她拿鑰匙去開啟各教會復興的門─要她將「神的話語」、「禁食禱告」、「倚靠聖靈的能力」等三個關鍵,傳遞至每個教會,同時這也是復興的關鍵。但當時她只覺得自己很渺小,根本沒有自信多想。然而她一直將這個呼召放在心裡。同年底,「希望之書」機構有感於神的啟示,又回來找柯淑冠,那時她已經預備好,所以就答應了邀請,投入「希望之書」的台灣推展事工,也順理成章成了台灣「希望之書」的主任。

拜訪她的那一天,她正出外為同工買飲料,我笑說:「居然是柯主任幫大家買飲料?怎麼有這麼好的主任!」她笑回:「會稱呼主任,只是先來後到的原因而已,我們的關係就是同工。」


布可劇團 連結教會與學校

辦公室裡柯淑冠與四名全職同工,正忙著聯絡贈送聖誕版《希望之書》給學校和教會的事宜,溫馨和諧的工作氛圍,還有許多布偶們在一旁陪伴。柯淑冠表示,當年接下這個事工,等於從零開始,在毫無資源的狀態下,她不知所措,只能透過禱告祈求上帝賜予智慧,看到機會就把握。數個月後,有個在教會教小朋友信仰教育的瑞珍老師,當時因她的孩子就讀小學,自己也在學校擔任故事媽媽,因此找來「希望之書」和一個宣教士所成立的布偶事工團隊合作,一起到學校表演,並把《希望之書》當成禮物送給孩子們。

後來發現劇團演出效果極佳,便成立了「布可劇團」。目前已演出50 多場,觸及15,000 多人。當年母機構也派海外短宣隊來台幫忙,使用英文跟孩子們互動,因為對外國人好奇,短宣隊在學校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期間也遇見一位認識很多校長的教科書經銷商業務,靠他幫忙協助連結了許多學校。

就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的開始,先是學校,再連結教會,提供資源、輔助教會,將神的話語傳遞給兒童跟青少年。印象很深刻的是,某年他們到台南的左鎮國小,這所學校不到40 名學生,但他們仍是竭盡所能,讓全校師生及家長非常感動,所以左鎮國小又幫忙聯絡了十多所學校。

有次他們與彰化尼希米品格教育協會合作,也送出了40 多萬本《希望之書》。這些年他們跑遍全台各地,連小琉球、金門、綠島都去過。漸漸地打開了台灣「希望之書」的門。當年遇及最大的困難是學校會害怕宗教問題,以及質疑怎麼會有人無償送書。所以柯淑冠告訴學校:「會避免帶給校方困擾,進到學校不會有宣教舉動。但是會發送《希望之書》。」她說,雖然書籍取材自《聖經》,但很多內容是跟生命教育及品格教育相關,希望可以共同幫助下一代。且在發書前會告知孩子,務必要經過父母同意才能索取書籍。

加入台灣特色 互動式閱讀體驗

一開始《希望之書》發展三個版本,分為國小四年級以下兒童、國小五年級至國中一年級、國中二年級以上,以這三個階段的書籍進入校園。書籍主要是把〈四福音〉加〈使徒前傳〉做一個系統化的編排,讓讀者透過神的話語認識整個救恩的概要,包括神的創造、人的犯罪、耶穌基督的降生、受死與復活。後來總部發現各地區孩子的差距,考量到有些國家的孩子不會閱讀,但能看得懂圖象,所以發展了3D 動畫DVD。


5 年前發現亞洲地區聖誕節傳福音的效果頗佳,所以發展了節慶版的《希望之書》,以往大概每年發送10 萬冊,聖誕版本卻發行了30 多萬冊。有感於元宵燈會逐漸成為台灣著名旅遊節慶之一,希望藉由人潮聚集的節日傳遞福音,於是後來又發展了元宵版本的《福到了》。而「希望之書」的《17 個故事》,是為6 ~ 12 歲兒童所設計,內容包含了《聖經》經節與門徒訓練的課程。在每一個故事完成學習後,孩子們皆會拿到一張上面繪有該故事的小圖卡。當收集完16 個故事的小卡拼湊起來時,背面將形成另一幅大圖。這幅圖畫可幫助孩子複習並與他人分享《聖經》中的福音。

《17 個故事》可在許多場合中使用,如社區兒童聖經班、教會兒童聖經班、營會及假期聖經班。「台灣希望之書」希望能夠客製化、並加入有台灣特色的書籍內容,協助孩子們與神建立更深的關係。柯淑冠表示,十幾年來上帝幫助她看見台灣的需要,讓她明白希望之書能奉獻什麼。她說,大型教會因為擁有豐富的資源,不是非常需要外界提供。但台灣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教會,「希望之書」的存在可以幫助到很多教會。

最初「希望之書」提供書籍,後來發現教會人力有限,於是也協助設計教案,提供教師手冊,並且發展了寒暑假的懶人包課程。由於網路發達、智慧型手機盛行,他們又與 You Version 合作開發兒童聖經軟體(App),目前提供 Android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免費下載使用,讓兒童可以透過互動式的學習和美麗的動畫,探索《聖經》裡的重要故事。兒童聖經軟體提供精心設計、饒富趣味的體驗,鼓勵兒童一次又一次返回學習,是促使兒童一生愛慕上帝話語的最佳啟蒙。

尋求神的心意 提供帶著走的祝福

「希望之書」在2016 年開始推展兒童事工101,今年則加入青年事工101,因為他們發現主日學老師都是志工性質,很有熱忱,但沒受過訓練。所以「101」就是為教會提供信仰教育老師的培訓課程,「101」提供整套資料,包括書籍、教材、投影片,主要是希望被培訓的老師帶著「希望之書」的資源,不管到哪個教會都能奉獻己力。

「希望之書」在上個月底完成最新作品《今日領袖》的編製,預計今年發行,這本書適合提供給13 至19 歲的孩子。《今日領袖》是與領袖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合作編製的書籍,主要是從《聖經》的角度幫助孩子認識領袖,避免學習錯誤的世界領袖觀。

13 年來,「台灣希望之書」不斷更新、尋求神的心意,希望透過神永生的話語去影響、改變世界上每位兒童及青少年的生命。因著神的恩典,全世界的「希望之書」已觸及超過10 億兒童及青少年,事工遍佈逾179個國家。柯淑冠表示,未來除了為這個使命努力外,希望能進行傳承的工作,加入更多的志工,一起祝福兒童及青少年。也邀請知道「希望之書」的朋友們,能夠協助將這份心意傳遞出去,將《希望之書》發送到教會、學校、書房、餐廳、醫院、佈道會……等,觸及更多神的孩子以及未信者。



悅。讀。行。旅

2018年充滿恩典祝福,為了讓讀者有更多元、豐富的智識資本,我們在64頁的內容中,優化了三個新專欄,包含「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復臨英語小學堂」、「宣教士的故事」,希望從不同面向的採訪報導,能更加深、加廣您的閱讀視野,拓展及豐盛屬靈生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需求,讓您與親友都能獲得身心靈的全面健康!

時兆月刊執行編輯
由鈺涵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NPO / NGO大藍海 投入組織展現自我與熱情
10/時兆會客室──上帝是生命導演 曹瑞原絕望中重回主懷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
18/新聞大耳朵──你有多寶貴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心靈禮讚──主真的存在!
24/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神使用的關鍵人物(上)
30/宣教士的故事──神恩呼召 活出美好恩典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健康醫療──年終壓力大 過敏全身發癢?鬧胃痛?
42/復臨英語小學堂──傳揚福音
48/樂活人生──上帝送給孩子的好禮物 台灣希望之書
54/樂活人生──找出你的"軟實力" 發掘正能量孩子未來更美好
58/紙上讀書會──冬天不再心驚驚 8大要點防猝死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