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

2013年07月:藉書寫傳達上帝的感動 台灣文學作家王貞文老師(人物專訪)

撰文、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王貞文

第三代基督徒的王貞文,從小學即發現自己的寫作天賦,,國中時期立志成為傳道人,在不斷自我懷疑的途中,除了「重要提攜者」們的引領,她透過繪畫表現自我、經由書寫傳達上帝給予的感動;不但如願成為傳道人,更是一位有趣的基督徒。




出生即為基督徒  透過書寫傳達訊息


「我去參加公祭,送他一蕊玉蘭花,為他飲一嘴威士忌。身軀熱,玉蘭花的芳味嘛猶在身邊,心頭猶因為深深的毋甘,酸擱疼。想起最後一擺與他見面,他有講:妳是會當寫的人,著繼續寫!」這是台南神學院王貞文老師悼念詩人葉笛的一段文章。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參加全校作文比賽獲得第二獎,回憶當時她說:「進行一半發現鋼筆沒有水,筆管裡裝了午餐剩下的桑葚汁……。」小學六年級進入憂鬱的青春期,開始寫詩;也在家裡與姊姊交換作品,並發行自己的刊物。

曾出版多本華文書籍、獲得多項文學獎、同時也是傳道者的王貞文,是第三代基督徒,父親王逸石、母親郭惠卿,在嘉義西門教會相遇、相識、一同成長,大學一年級時就結婚;1965年與雙胞胎姊姊王昭文在淡水出生,當時父母同時為淡江中學老師,住在淡水長老教會,1歲即由宣教師花翹奇牧師主持洗禮,2歲因祖母病重與父母回到嘉義,自小在嘉義西門教會上查經班、參與青年團契、從事各種服事,也學會了獨自閱讀及自由詮釋聖經的快樂與能力。

高壓成長環境   教會生活得以舒張


國中時期因為當時家庭經濟,就讀嘉義大業國中的她,深為能力分班的制度所苦,再加上當時大環境的氛圍,她和姊姊昭文在高壓且憤怒的環境下成長,就連在作文課上發表言論,都可能被約談、遭輔導室勸告;當時只能眺望著隔壁充滿天主教的氣氛與慈愛的輔仁中學,她說:「幸而有教會的生活。」在學校被壓抑、不可表現的反抗的精神,都能在教會裡獲得釋放。

那個時期感受到民主空間被壓迫著,曾一度想自暴自棄,與昭文一同擔任西門教會青年團契刊物《葡萄樹》的編輯,並參與查經班與聖歌隊;美麗島事件時期,看見台灣很多菁英被抓走,讓他們覺得要努力考上好的高中,也加強了她成為傳道人的決心,而後與王昭文一起考上嘉義女中,擔任《嘉女青年》編輯時期,決心無論如何不能自暴自棄,要負起對這個時代的責任。


想被上帝使用  但我堪用嗎?


小時候喜歡畫畫,也一心認為自己可以畫畫,高中時期跟隨劉長富老師習畫,報考大學美術系,卻選讀了一個可以準備念神學的歷史科系。曾經在獻身藝術或傳道的選擇上掙扎;當時認為服事上帝必全心全意屬於祂,而繪畫是非常講究自我的表現,當然有人說:「妳也可以彰顯上帝的榮耀呀?!」但當時的她,覺得那是在尋找自己。然而在尋找的過程是痛苦的,因那時年輕的自己正陷入在慘綠、找不到自己、缺乏自信、否認、自我懷疑之中。

曾經自問:「我很想被上帝使用,但我真的堪用嗎?」她希望做一個全職的傳道者,一方面卻又不覺得自己適合傳道,因為當時觸目到的世界都沒有女性傳道人;另一方面又笑稱自己外表遲鈍、情感細膩的她,覺得自己不是那種很快可以讓別人感到被關懷的人……,這番自問及尋求上帝答案的過程很長;後來透過與許多人的互動更加了解自己的確能夠為上帝服事。提起這些重要的他者:除了父母親、王昭文外,盧俊義牧師的帶領是相當重要的,也在那個時期,她開始接觸台灣文學大師黃春明的小說。

恰如其分地完成使命


決心作為一個傳道人,必須進入神學院就讀,當時她有兩種選擇,一是高中畢業後讀七年,二是大學畢業後讀三年。最後,她選擇先讀東海大學歷史系,再念台南神學院。大學四年,她不同於一般歷史系學生,反而過得很快樂,四年的詩班生活、團契服事,並從事《葡萄園》雜誌編輯,更遇到了許多啟發自己的老師。

 據說《葡萄園》是舅舅創辦,媽媽也曾是雜誌的編輯,所以大一自願加入,而後因為學長姊們為了畢業忙碌,才大學一年級的她就與另一外文系女孩一起承接雜誌編輯的重擔。雖然過程很辛苦,很多環節需親自執行,但四年來未曾放棄使命;幸而有建築系學長蘇南洲的支持,協助將基督教理念及一些關心時局並有思想的寫作者聚在一起。這位當時意氣風發的學長,不僅讓自己大開眼界,如今是雅歌出版社的老闆。也因著學長的欣賞與鼓勵,讓她從大一就得以發表文章,陸續出版許多本書。

那段日子,覺得可以認真地探索自己、恰如其分地完成使命,並從中漸漸地肯定自己,也確認了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傳道人。

旅德期間開始懂得疼惜台文


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她被分派到新竹的香山當傳道人,兩年後決定到德國伯特利教會學院攻讀神學博士。這是由於在東海大學時期受到胡昌智老師及師母三年德語薰陶及幫助,讓她在前往德國的旅程得以順遂;憶起在德國的日子,她說:「那是段流浪與艱苦的歷程。」幸好在德國的生活得到許多的優待及打工機會,也因有教會提供的獎學金以及寫作的稿酬,讓她不至於為經濟所苦。

她在德國留學期間,因見聞所撞擊出的感想與火花,發表了《求道手記》這本書。而《橋上來回》則是在德國團契講道寫的短文,小而巧且實用,書裡傳達的心思細膩而有光,是一種「亮」的思考。那期間,因為受到台語文運動(以下簡稱台文)先輩及一些刊物的影響,促使她開始使用台文寫作,也教導台灣留學生白話字,並成立讀書會。

「直到人在德國,與台文的環境隔絕時,才真正疼惜我生命中曾接觸用台文所表達的世界」她說。

她覺得要讓這個語言活下去,不能單靠教科書和無趣的課程,而是要以這個語言書寫有趣的文章,讓作品有優雅的印象。而〈天使〉是她寫的第一篇台文作品,之後作品集結成《天使》一書,書中不但有幾篇記載自己成長的文章,對她而言,以台文書寫,是加入一個充滿將來性的運動,讓自己得到解放,並在異鄉中連結自己的根及過去的重要元素。

以書寫作為上帝話語的橋樑


曾經獲得多數獎項與補助的貞文老師,自謙這都是被台文界推薦參加的,她其實是個害怕有得失心、無法處理這種情緒的人;因為一方面某部分文學獎的標準歧異太大了,比較好的作品沒辦法浮現,很可能會被其他不客觀的因素來決定價值。另一方面,卻覺得文學是可以被批判的,如在寫實功力、想像力、時局掌握等方面。但文學獎有時候似乎不是在這程度上討論,有時只是「單純的不喜歡這種類型的文章」,所以自己從來不主動參加文學獎。

面對台文書寫系統的爭執,這是她感到最不快樂的部分,因為她認為不管使用什麼系統,易讀才是最重要的,但往往文章投稿後,會因為各雜誌的台文書寫系統不同,被修改至自己也認不出來。「因用字、字的排列及音韻……本來就是創作的一部分,讀起來『爽不爽快』是很重要的」她如此說。

貞文牧師的文章,哲學意味濃厚,屬於往內心深層的尋找與探討;(這裡需要順稿)過去累積了許多台文詩作,雖然文友期盼可集結出版,但她認為那是個人的作品,沒有必要出版。目前心中倒是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想再寫小說。她認為以純文學的方式書寫,才是真正的創作,可以暫離牧師的身分,自在地馳騁在想像與魔幻的元素當中。目前,教書的生涯讓自己沒有力氣專事純文學寫作,現在偶爾為《曠野》、《新使者》、《台灣教會公報》等雜誌寫作信仰的分享與神學的議論,透過書寫傳達來自上帝給予的感動。

我在這條路上  當個有趣的基督徒


曾經她思考:「我難道就這麼接受別人給我的福音嗎?」

「後來,我和昭文想的都是:我們怎麼樣活出福音?怎樣為了這個世界的公義 、和平、仁愛以及台灣這片土地做一些事。」神學是用在自己的鄉土,底子的建構還是在臺灣,回到台南神學院後,她將大部分的力量用以傳道。

初見她,外表溫和,但交談中卻有一種堅毅甚至強烈的力量,她關心時政、為社會議題盡最大的力量,並且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基督徒……。

最後她說:「也時常需要有個力量告訴自己,我還在這條路上。」


購買雜誌:http://ppt.cc/fGBVE

2013年7月時兆月刊  ( 家庭與健康國際中文版 )
時兆文化 www.stpa.org





  內容簡介
渴望與行動

近幾個月來,大家都對「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話題議論紛紛。各大媒體均報導了這個以綠色能源、網路技術(如3D列印)為基礎所帶動的革命,將如何對我們未來的產業、能源、政治、教育、生活方式等產生偉大變革,例如:客製化的3D列印產品,甚至連槍枝或器官都可以用3D列印的方式自造。


這使我想到拿破崙‧希爾 (Napoleon Hill) 在其書《思考致富》中所說的話,「人類心智的力量是神奇且無邊無際的。我們無法瞭解每個人的心智、每一件事物的範圍,在不同情況下將渴望轉化成實體的機制。」人類就是因著這種渴望達成的信念,使得科技不斷突飛猛進。
然而,他們這種渴望達成的信念,是從那裡來的呢?為何他們願意這樣不眠不休地為其目標努力呢?希爾說道:「信心是人心的首席化學家,當信心與意念的頻率吻合,潛意識會立刻與之產生作用。」當人類在潛意識中一心一意朝目標前進時,便會逐漸轉化成行動。我們的信仰也是如此,藉著讀經禱告,讓神的思想進入我們心中產生潛移默化,慢慢地,我們對神有了信心,把渴望當作起點,付諸行動,因為「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詩篇19:7-8)

行動是我們與神親密關係的自然流露,有了行動就能撒下福音的種子,「傳福音報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15)願我們因著信心與渴望,奉獻自己,為祂的福音付諸行動!

時兆出版社主編 周麗娟

06/健康的教會──克服教會發展的迷思
12/時兆會客室──藉書寫傳達上帝的感動 台灣文學作家王貞文老師
18/新聞大耳朵──史諾登事件 考驗中美新大國關係
20/新聞大耳朵──剩食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my bible friend(中英對照)──以利亞和乾旱的日子(上)
28/蛻變的生命──高舉十字
32/健康之源──世代不變的健康金律 第二站:健康之道,誰是誰非?(上)
38/人際界線與自由──關鍵,帶來屬靈的影響(下)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熟年現象──空間無障礙 安居生活好自在
48/健康醫療──你的脊椎健康嗎?
54/熟年人生──頂客族如何安穩退休?
60/熟年人生──撒下繪本幸福種籽的園丁 小大讀書會
66/紙上讀書會──找回快樂婚姻的幸福感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